纺织商贸两行业节后最缺人手
广州市劳动部门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5日,外地来穗务工人员回流已达90%,暂未发现劳动力流失现象,但结构性劳动力不足仍然存在,其中纺织服装和商贸销售两大行业节后最缺人。 小制衣厂有订单不敢接 广东信宜的钟音年初五就来广州找工作,她曾在某保险公司担任业务助理,因为上班地点东山口距离居住地新市较远,且经常加班,所以年前就辞了职。昨天一早,钟音就赶到三元里的广州市劳动力市场中心市场,希望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据了解,像钟音这样已经回穗的外来务工人员已经达九成。广州市劳动部门在全市12个区、县级市抽查了374家2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涉及人数20万。调查显示,截至2月25日,已经有90%的员工返回工作岗位。 调查显示,节后半个月内需要招工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2%,节后一个月内需要招工的企业有3.7%,节后两个月内需要招工的企业有4.1%。 节后招工需求最强烈的是纺织服装和商贸销售两大行业。纺织服装业和来料加工企业中需要新招员工的数量超过现有员工数量的10%,其他需要补充员工的企业新增岗位数量则在10%以内。 记者随后采访各类纺织企业发现,大企业节后招工基本不成问题,但小企业用工情况堪忧。广州广纺联集团办公室周小姐表示,该集团返乡过节的老员工已经全部回厂工作。对于可能出现的招聘难问题,周小姐说:“以前我们一般只招青年、熟练女工,但这样的人群毕竟有限,所以我们计划招收一些生过孩子、30岁出头的女工,并为她们提供相应的培训。” 海珠区下渡路等地众多的小规模纺织、钉珠工厂门前贴满招工海报,负责人大叹节后难招工,甚至有订单都不敢接。“工厂里一半的机器空着呢。”一制衣厂负责人说。 广州是否再次出现“民工荒”?广州市劳动力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表示,从调查情况看,广州就业岗位相对充裕,劳动力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但结构性劳动力供给不足仍存在,特别是技能岗位、生产熟练工稍微偏紧,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工人权益保护不到位的单位企业会出现招工难的状况。 工人工资一年增加了8% 被调查企业工人平均工资达到1030元/月,较去年增加了8%,新入职员工平均工资达到945元/月,同比增加9%。 工人月平均工资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及物流配送业、建筑施工业、机械制造业,这些行业的人均月平均工资分别达到1370元、1185元、1150元。 餐饮服务及来料加工业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较为明显,人均月工资只有850元左右,较往年增加不大,反映出附加植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大规模提高待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行业的招工难。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