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当前纺织企业都有哪些信息化需求?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发布时间:2007-2-12 9:20:10  

我国纺织工业的产业链配套齐全,且衔接紧密。从原料到最终消费品,产业链中不同的细分领域对信息化的需求各不相同,重点是要因行业而异、因需求而异、因发展阶段而异,有针对性地推动纺织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纺织工业积极转变增长方式,融入全球化进程,发挥比较优势,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我国纺织行业已经进入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 我国纺织工业的优势之一是产业链配套齐全。纺织产业链由原料到最终消费品,上下游衔接紧密。纺织工业内部的细分行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各不相同,如上游的化纤行业主要面向纺织企业,客户相对固定,但却更多地受制于国际原料市场; 而下游的服装业则直接面向消费市场,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开发周期越来越短,市场变化越来越快。可以说,信息化需求走向深入是当前纺织企业的显著特点。 棉纺织: 深入车间生产管理 棉纺织行业在纺织工业中处于基础地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行业,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上下游产业,主要产品棉纱、棉布产量多年来居世界第一位。由于大中型企业多,管理基础好,棉纺织企业的管理信息化一直走在前列。 譬如,湛纺集团的ERP系统兼顾了行业特点和个性化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山东帛方的快速反应系统重点面向客户和市场,在业内颇受好评; 洛阳白马集团在ERP成功上线之后,又实施了织机自动监测系统,目前正与清华大学合作,准备开展智能生产调度的开发与应用,该项目已经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我国棉纺织企业的装备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从2006年的国际纺机展看,新型设备都配置信号采集接口,建立车间自动监测和管理系统势在必行。MES可以采集生产设备的状态数据,实时监控底层设备的运行状态,为ERP提供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也可以对来自ERP的生产计划信息进行细化、分解,进行生产调度和物流调配,从而加强计划管理层与底层控制之间的沟通,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目前,棉纺织行业这一类综合应用刚刚起步,却是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其重要作用将会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显现。 毛纺织: 关注工艺与质量管理 我国毛纺织行业在生产规模、行业结构、产品品种、质量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有长足发展,已步入世界毛纺大国的行列。由于产品附加值较高,工艺和质量管理一直是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山东如意集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面向精梳毛纺织的工艺参数优化和质量监控系统,目的是解决毛纺织产品开发周期长、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同时,由于企业近期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包含上下游产业的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将继续与高校密切合作,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开展面向纺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具有纺织特点的先进制造集成方案等项目。 印染: 解决绿色化技术 印染行业处于整个纺织产业链的中端,其产品对于提高纺织品面料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起着关键作用。而清洁生产、绿色纺织品、环境保护等问题都格外引人注目,绿色化是信息化的重要指标。印染信息化下一步会更加注重管控一体化,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印染生产过程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印染企业清洁生产自动化工业平台等是需要重点突破和亟待解决推广的关键技术。 最近,华纺股份做出了一个全面推进信息化的“数字华纺”总体方案,包括产品设计数字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和营销网络化等内容,并开始了ERP、在线生产检测控制、能源自动监控等系统的实施。在生产设备普遍更新改造之后,华纺股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重点放在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产品升级换代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上。 服装: 推广公共服务平台 服装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区域化集中的产业集群现象明显。因此,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在纺织业发达的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继湖州童装服务平台成功运营之后,杭州爱科于2006年开始建设面向区域的服装综合服务平台,开发服装行业专业软件,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支持。 由于服装产品的季节性和时尚性很强,产品设计信息化一直是重要领域,CAD等技术尽管已经过多年推广,仍然有巨大的需求空间。CAD与自动裁床等生产制造设备集成配套,形成CAD/CAM系统,可大大提高效率; 三维CAD的量身定做系统、模拟试衣系统,可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针织: 突出行业化特点 针织生产流程长,制造类型差异大,行业特点明显,信息系统实施的难度较高。最近,北京铜牛、福建凤竹等企业相继实施了ERP系统,有的开始了MES的开发。随着针织企业信息化的开展,其行业化需求和企业个性化需求逐步凸现。这种差异性和深入性是行业特点所在,给CAD、ERP、MES等应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产品设计数字化、市场营销网络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用软件系统在逐渐成熟、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产品化的同时,应该形成自己的行业特点,丰富产品的行业版本,才能适应不断深化的需求。 纺机: 重在设计与管理集成 纺织机械制造业为纺织工业提供生产装备,纺机信息化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尤其在国家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战略后,对纺机信息化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推动。 经纬股份公司常德纺机厂与北京希门公司合作成功实施了ERP,并以“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为基础,实现了与CAPP、PDM的集成。 纺机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较早,往往存在多种应用系统,但大部分属于信息孤岛,信息共享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不仅受体制、认识、应用水平的制约,缺乏技术支撑也是重要原因。未来几年内,解决不同系统的集成问题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实现集成服务的技术平台,使得企业原有分属于不同技术架构体系的应用系统可以实现集成,最终做到充分整合企业内部的各种不同的系统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综合效益。 通过以上对行业特点和需求等问题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到: 信息化向行业纵深发展是下一步的必然走势,“深化”是关键词。其重点要因行业而异、因需求而异、因发展阶段而异,不能搞一刀切。通用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要搞,行业化技术的深入应用更要重视。在面向“十一五”的《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纲要》中,提出了适合纺织各个细分行业的ERP系统、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服装纺机企业集CAD/CAM/CAPP/PDM和管理营销网络为一体的通用系统平台、纺织工厂生产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等四项要重点突破和亟待解决推广的关键技术,就是对各个细分行业分类指导; 目的是开发出有行业特色的技术解决方案及有关软硬件产品,以适合重点行业的应用特点,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性需求。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