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洋品牌”原是中国造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7-1-25 10:43:34  

万元,这个数额接近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可支配收入。然而,一些售价万元的洋装,原来竟是甲醛超标、纤维含量不符的不合格产品。上海市工商部门日前公布的一份质检结果,让消费者大跌眼镜!香奈尔、迪奥、阿玛尼等国际顶级品牌赫然在列! 那么,国内洋品牌服装有多少?这些洋装真的货真价实吗? 高档“欧式美雨”满目皆是 LENO、MARIN、SLIAOT、ROMASTER、VERDUNTON、MARIANO、CRODEAR……这一连串的洋名,仅仅是北京中友大厦二楼的部分服装品牌。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燕莎、当代商城、赛特、国贸、太平洋百货等高档商场的服装专柜,感受到的是一片“欧风美雨”。尤其是男装,件件“洋”得纯粹,贵得离奇。 记者看到,高档商场中动辄过万的男装比比皆是。以西装为例,国贸地下商城CERRUTI售价11950元、DAKS售价10890元,东方广场AUTUSON等品牌均售价过万元。 “男装就是讲品质,其实一万多元的西装,哪儿算得上贵,比起阿玛尼等顶级品牌差多了!”燕莎商场的一位售货员笑着对记者说。 触目皆是的洋品牌让消费者感到疑惑。刚从意大利留学回国的徐先生对记者说:“我在意大利生活了3年,听说过的品牌服装还没有在北京逛一天见到的多。”中友商场一位售货员则说:“真正的国际品牌那么贵,哪有那么多人买得起?我们的服装就是自己公司生产的,只是买个国外的品牌而已。” “洋品牌”原是中国造? 河北容城是全球著名的西装衬衣生产基地。一家服装企业老板刘先生告诉记者,进驻中国的所有全球知名品牌,都在容城下有订单,“别说中国人的西装了,连欧美市场的,大部分也都是中国生产的。我们刚接到一个法国知名品牌的单子,每件我们只收不到200元,可他们拿到北京上海卖7000多。另外,好多国外品牌,都是我们出国注册或者是买来的。” 浙江湖州某服装公司经理告诉记者:“假洋品牌在服装行业是普遍现象,在一个商场里,真正的外国品牌超不过15%。目前在市场上的洋品牌服装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正宗的国外品牌;第二种是国外品牌与国内企业合作在国内贴牌生产;还有一种其设计、生产、销售都在国内,只是在国外注册了一个洋商标而已,这种‘假洋品牌’目前在中国洋品牌服装中占到40%。” 洋品牌“游戏”这样玩 通过与江浙、河北一带的服装业内人士接触,记者了解到,很多被冠以“某某尼”、“某某奴”、“某某迪奥”的服装洋品牌实际上完全是由国内服装企业一手运作,其生产和销售渠道完全在国内。“这种自己到国外去注册一个品牌或者买一个国外注册的品牌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消费者不明白而已。”上海一位服装设计师告诉记者:“像‘马克·华菲’,尽管从品牌名到终端店面完全是‘洋品牌’运作,实际上它是几年前由某国内知名休闲服装品牌一手‘打造’的。” 在中友商场的“马克·华菲”专卖店里,顾客盈门,售货员依然在卖力推介:“我们是意大利品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服装业内,“马克·华菲”的这种国际化运作方式已经得到普遍认同。 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依靠走高端路线,在当代商城曾经卖得很“火”的“凯撒大帝”西服套装在8000-12000万元之间,号称意大利品牌,其实是温州人运作的。“他们都没有注册,只是从一个外国公司那边花钱买了几年的商标使用权而已,从设计到加工再到销售全部都是自己在做,和意大利没有任何关系。”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西装为何爱打洋品牌?“男装的特点是轻款式、重品质。尤其是西装,本身就是泊来品,如果不宣称是意大利、法国品牌,根本卖不上价。”一位品牌店老板说。 浙江一位服装企业老板告诉记者,他们有自己的专卖店,但一直经营不佳。两年前他们把品牌改成了英文名,再加以包装,打出源自意大利设计的招牌后,销售业绩一下子直线上升,加盟商多了一倍。他还告诉记者,现在江浙一带有很多专门为企业提供注册假洋品牌一条龙服务的公司,有的公司甚至在法国或者意大利注册几十甚至上百个商标卖给中国的服装企业,这被称做“品牌运作”。 据记者调查,目前在国内销售的洋品牌服装一般分为三种情形:一类是贸易公司为真正的国外品牌的代理,产品并不在国内生产,而是由贸易公司全权代理其进口及在国内的销售。第二类是品牌获得了某国外公司的授权,但不是主牌,而是副牌的授权。另外一类就是“注册移民”。记者发现,这类“注册移民”的代理公司大部分就是服装生产公司,名义上是总代理,实际上代理公司就是生产厂家,注册地往往都是法国、意大利,有的干脆就在中国香港注册,因此这些“海外注册”只是个“洋牌照”,所谓的“总代理”完全是空壳。 采访中,还有公司坦率地告诉记者,公司宣称是法国品牌,是因为品牌的理念源自法国,公司的设计师在法国留过学,而且常到法国去采风。但品牌并不在法国注册,因为目前国内要求注明产地,不能作假,而且工商局可以根据进货单来判定你是否真的从国外进口。记者还了解到,为了使品牌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味,一些高明的品牌运作者还会对品牌加以文化包装,赋予该品牌以品牌理念和故事,使得该品牌看起来已经诞生了上百年。 据记者了解,一般国际一线服装品牌很少交给别人的服装厂来做,那些品牌很注重自己的品牌形象,授权给别人往往意味着风险。国内的商家运作国际化品牌,能找到国外的二线品牌就已经很不错了。 高价洋装卖给谁? 价格昂贵的洋装,都卖给了谁?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是送礼的,二是还没有品牌鉴别能力的暴发户,三是崇洋媚外、却买不起顶级品牌的人。 日前,记者刚走进国贸商城的品牌店,售货员便问记者:“自己穿还是送人?”记者回答:“送人。”售货员又问:“送多少价位的?”记者表示万元左右即可,售货员说:“可以打八折,你交钱之后,我们给你开一张收据,拿着收据就可以来店里选取衣服。” 记者了解到,有些品牌店或者商场还直接制作了价值不等的礼品券,方便送礼。21日下午,在东方广场的AUTUSON品牌店里,记者看到一位中年顾客拿出一张礼品券,向售货员要求“取衣服”。售货员告诉他,可以根据礼品券的面值任意挑选衣服。 上海一位服装界人士认为,假洋品牌的存在实际上是消费需求的结果。国内部分消费者崇洋媚外,企业只能被逼无奈。消费者的需求影响了商场,商场在招商的过程中,也变成了只认洋货。面对几百个品牌,商场首选的肯定是外国品牌。而衡量标准就是其商标注册地。 中国服装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我国目前的制造能力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设计能力和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不够限制了产品的附加值。同一条生产线,同样的工艺、面料生产出来的西装,国外品牌比本土品牌价位能高几千元。 对于假洋品牌的泛滥,国家工商总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从法律上说,由于商标是属地保护,因此在国外注册商标在国内使用并不违法。而且,商标权是一种私权,如果商标拥有者不提出异议,商标管理部门也无法插手。所以,商家若仅是口头宣传自己是洋品牌,工商部门也很难管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