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中国纺织业提价与出境艰难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7-1-15 13:43:47  

了解“中国纺织之都”绍兴县纺织企业的处境,可以让人对残酷的生存竞争有更多理解。 提不提价的两难 从2006年9月15日起,纺织品出口退税又下降两个百分点,从13%降到11%。对行业平均利润仅在3%左右的纺织业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日前,来到著名的面料基地绍兴县,发现当地纺织企业已普遍提价,应对退税率下调带来的影响。但也有些企业担心客户流失,不敢提价,或者说没有能力提价。 蔡正希是一家纺织品制造企业和一家纺织品贸易公司的董事长。9月底左右,他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报价,提价幅度在10%左右。根据企业成本上升的情况,他确定了这一提价幅度。他的企业面临四个方面的成本上升,一是人民币升值,二是纺织品出口退税下调,三是原材料涨价,四是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他的企业处于上升期,参加广交会等展示,参加交易会,通过相关质量认证,改善办公场所,这些都明显提高了他的经营成本。综合以上四个因素,蔡正希估计企业成本上升幅度在15%~20%。 这是他第二次提价。去年7月人民币升值2%,当时他将出口报价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3%~4%。 提价可能导致客户流失。蔡正希表示,上次提价,就发生一些客户流失的情况,现在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风险。但是,“除此之外,无路可走”,否则就亏本。他表示,为了消化成本上升,他只有两种措施,一是对现有产品提价,二是推出新产品,新产品本来就是新定价。一些客户接受了提价。蔡正希担心的是,采购商虽然目前还是下订单,但随时可能把他替换掉,他面临客户流失的潜在危险。 更多企业的提价幅度在2%~5%左右。浙江金永来实业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冯宇表示,该公司对全部产品进行了全面提价,提价幅度在5%以内。绍兴县恒高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成羊介绍,该公司的提价幅度为3%。他介绍,因为“生意很难做”,大部分企业的提价幅度都只能在2%~3%,提价幅度大一些的也不超过5%。 有的企业表示,根本就没有办法提价。中友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光友表示,客户把价格压得很低,如果他不做,有别的企业做,他能接到单就不错了,更别说提价。据其介绍,今年该公司的出口量同比下降了40%以上。由于产量减少,工人的工作时间也减少,例如今年“十一”他给工人放了7天假,而往年是不放假的。“有的单亏本也在做,要养着工人。”他说,如果工厂停产,“工人就没影了,以后很难找回来”。 类似境况的企业远不止中友一家。冯宇表示,对于提不提价,企业之间根本不可能统一,由于许多企业不提价,提价的企业也很难让客户接受。 “提质限量” 在浙江永通染织集团有限公司,上上下下,包括老厂医,都知道“提质限量”。这是当地一家“老资格”企业,有1万名左右的工人。06年,该公司出口额下降了12%左右,产量下降幅度在10%左右。该公司董事长万爱法说:“目前的市场情况是供过于求,所以压缩生产。” 据他介绍,这也是响应当地政府“质量上去、价格上去、产量控制”的号召。政府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改变低价竞争。但是,创新并不容易。万爱法说:“我们是传统的民营企业,高科技的东西也创不出来。” 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绍兴县的多数纺织企业深陷低价竞争。据业内人士介绍,织造、印染企业日子尤其不好过,一些企业为了维持工厂运转,留住工人,不赚钱的订单也接。据了解,印染业的平均利润率不到1%。 绍兴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县去年总出口额33.6亿美元,其中纺织品所占的比例为93%。面对这两年纺织品行业遇到的诸多不利因素,该县对外贸易经济局提出“外贸转型”,鼓励企业从“跑量”转向提质、提效,鼓励企业增大科技投入,在创新、品牌建设方面努力。 该局一位副局长介绍,绍兴县纺织品中80%都是面料,仅20%是服装、织品,这种情况很难短时间内改变。但是,他们在鼓励企业向终端发展,进行面料后加工整理、深加工,增加工艺,提高附加值。在贸易方式上,该局鼓励企业改变依靠中间商为主的情况,自己构建国际营销网络,这有利于企业增加信息对称性。“企业面对宏观调控形势和严峻的竞争,必须针对自己的情况,做一些事情。”该副局长说。他认为,此次退税率下调,将考验纺织品企业的议价能力,加剧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除了更激烈的生存竞争,一些纺织企业还觉察到一个变化,就是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采购商增多。一位业内人士介绍,10月21日开幕的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上,来自越南的采购商就“装满”3辆大巴。 这位业内人士分析,虽然绍兴县的纺织企业,基本上都不是生产欧美有配额限制的产品,但是它们生产配额产品所需要的面料。中国纺织品遭遇配额限制后,在国内设厂的很多服装企业,开始在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设厂,产业转移的现象非常明显。对绍兴县纺织业来说,国内服装产业转移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采购商的变化,二是一些纺织品企业也随之转移境外,为当地服装企业提供配套。“有的企业把面料出口到越南,在当地设厂进行非常简单的加工,再供应给当地服装生产企业或中间商。”他说。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