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市场需求不断走高 纱线业潜力巨大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12-26 9:48:52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累计纺纱量为1412.40万吨,同比增加317.54万吨,增长29%(调整前),较调整后的1291.3万吨增加121.1万吨,增长9.38%。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透露,在国内消费需求的巨大拉动下,在面料、服装的频频火爆中,我国纱线行业正在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才14公斤,而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正处于内销高速增长阶段,纺织业界有关人士认为,2010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有望达到17-18公斤,市场对纱线需求将继续走高。 同时,我国纱线出口也保持高速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1-12月,我国共出口纱线169.69万吨,同比增长20.73%。其中化纤纱线增幅最高,达25.91%,这反映出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技术改造,我国化纤行业获得了大发展,化纤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但由于2005年我国棉纺织企业生产使用的进口棉花大大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使得我国生产棉纱的成本大幅上升,在国际市场我国棉纱平均价格为2900美元/吨、印度为2230美元、巴基斯坦价格只有2060美元/吨,我国棉纱已失去了出口的竞争优势。由于进口棉纱没有配额管制,棉价太高,一些棉纺厂通过直接进口棉纱的办法解决成本问题,这导致2005年1-12月我国棉纱进口达79.36万吨,大大高于出口46.96万吨水平。中国市场对棉纱的旺盛需求,为印度、巴基斯坦等棉纱生产大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 尽管近年来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快速发展,今天的中国纱线产业仍未摆脱低档产品过剩,高档产品严重不足,主要依赖进口的尴尬境地。主要原因有几方面:一是目前中国高档纤维相对常规品种用量较小,需求相对不足限制了新型纤维的规模化发展;二是高科技含量的纤维产品投入巨大,使很多资金有限的企业望而却步;三是生产工艺复杂,国产技术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达不到下游企业的具体要求。因此,中国纤维品种至今仍以常规品种为主,纤维差别化率还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纱线更新换代的步伐和推陈出新的速度。 业界人士认为,当前纺织行业的竞争表面是市场竞争,实质是技术和产品的竞争,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未来的竞争中,靠资源优势获胜的机会正在减少,靠技术创新获胜的机会则越来越多。新型纤维材料是提升纱线时尚性的重要保证。纱线是纺织面料的基础,纱线的无穷的创造力将极大丰富面料的风格和发展趋势,比如毛与新型纤维混纺可扩大面料的使用范围;棉与新型纤维混纺,面料的功能会得到进一步延伸;麻与新纤维混纺,面料服用性会进一步提高等等,因此,提高纱线的时尚性成为提升纺织面料时尚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纺纱工艺技术是提升纱线品质的重要途径。转杯纺纱是迄今最成熟、最成功的新型纺纱技术,可保证所有接头的质量。目前我国新型纺纱的比重还比较低,只有6.39%,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喷气纺工艺流程短,产量高,可以生产纯棉纱,也可以生产包芯纱和花色纱,技术特点鲜明;紧密纺纱可减少毛羽和飞花,降低细纱断头,但这项技术大面积使用的时间还不长,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未来的市场竞争关键是产品质量、档次和功能性的竞争,中国纱线行业只有认真总结现代纺纱工艺技术,不断提升纱线品质,才能使行业的发展潜能真正得以释放。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