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取代港币 好处看得见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人民币兑港元1﹕1似乎已是必然的趋势。那麽,有一个话题就会变得现实起来﹕人民币是否可以取代港币?这个时机是否已经逐渐成熟? 人民币取代港币成为香港的法定货币,从货币发行的成本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有三家银行(汇丰、渣打、中银)受权发钞,取消港币之後,香港就不再需要自行发钞。由此节省下来的发钞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然,从金融的角度来说,在香港流通人民币的好处其实远远大於这些。香港实行的是货币局制度,三家银行按照1﹕7.8的比例准备美元,以此向金管局申请发钞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港币供应量的决定权是由美联储决定的,并且收取了香港的铸币税。如果香港以人民币取代港币,这就意味着香港没有必要保留联系汇率政策,不仅将发钞成本降为零,而且汇率风险也全部有中国央行通过外汇管理当局控制,以央行目前高达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亚洲金融风暴时香港面对的严峻局面将一去不复返。 此外,据香港金融管理局资料,截至2006年7月30日,香港外汇基金总资产达一万亿港元。货币发行局账目则显示,2006年7月底的货币基础为2872亿港元。外汇基金实际回报率在1999年至2005年期间的平均值为5.7%。外汇基金与一般的投资基金不同,除了投资外,还要用以支援货币基础等。可是,一旦人民币取代港币,取得成绩就会变得轻而易举。香港不再有保留外汇基金的必要,也就是说,外汇基金已不再肩负支撑货币的任务。那麽,现有的这笔庞大外汇基金等於是香港经济的额外横财,可以直接纳入香港的财政储备中。 得益者不仅是香港。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到大陆与香港两地间更宏观的利益。 香港是大陆第三大贸易夥伴,又是最大的投资来源地之一,如果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贸易成本就大为降低,从而带动两地经济融合进一步加快。使用人民币的香港在其金融中心地位日益强化的同时,人民币作为地区性货币的地位也会得到强化,进而再回馈於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 不过很显然,人民币取代港币有两个前提,首先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其实是人民币必须保持强势。 当然,人民币能否真正在香港流通,另外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是港人的接受程度。这个问题是个经济问题,当然也是政治问题和历史文化问题,如同欧洲大陆各国放弃本币改用欧元一样,必须有充分时间的心理铺垫。这不是一日之功而能毕之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