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薄熙来:中国政府未来几年将在九个方面对纺织业做出努力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11-20 15:26:45  

在近日举办的全球纺织经济论坛会上,商务部薄熙来部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 过去的一年,对于中国和全球的纺织业界来说,我想都很不寻常。经过新旧贸易体制交替的敏感时期,无论是产业、中介组织还是政府部门,都经历了艰难的调适。可喜的是,尽管遇到了许多问题,我们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球纺织品贸易保持了年均6.5%的增速,多数发展中国家从一体化中受益,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事实证明,纺织品一体化符合各成员国的长远利益,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推动纺织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世界纺织品生产、消费和出口的大国,中国在过去一年中受到的关注比任何时候都多。2005年,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克服了贸易摩擦频发、原材料涨价和能源紧张等困难,实现了平稳发展。中国的纺织业作为其传统的支柱产业,不仅为本国,更为全球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我愿与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第一、中国纺织业是一个彻底的“民生”产业。2005年,中国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近2000万,其中70%来自农村。全行业使用国产天然纤维约730万吨,直接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可以说,对中国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纺织业举足轻重,涉及数以千万计的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收入和生活。 第二,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使各国消费者和同行广泛受益。中国纺织业为全世界的消费者提供了大量质量精良、价格实惠的产品,使其切实享受到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所带来的福利。据摩根斯坦利的经济学家测算,由于自中国和东亚进口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美国消费者自1997年以来每年节省了约1000亿美元。不仅如此,在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中,中国企业只赚取不到10%的加工费,许多与品牌、营销等环节相关的市场收益,都被其它国家的企业所分享。此外,作为开放最早的行业之一,中国纺织业还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目前,外资企业的纺织品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1/3以上,2005年取消配额产品的出口增量中有70%是外资企业完成的。这些企业不仅为中国的GDP增长和就业作出了贡献,也为各自投资母国的GNP赚取了可观的财富。 第三、中国纺织业促进了各国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过去5年,中国累计进口的纺织设备高达188亿美元。2005年,中国进口了235亿美元的纺机设备、棉花、羊毛、染化料、化纤及单体。其中,进口纺织原料及制品1287万吨;进口棉花257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34%,仅从美国就进口了120万吨。预计到2010年,中国还将进口近400万吨棉花。中国纺机市场容量也在持续增长,目前市场需求大约在80亿美元左右,占全球市场的30%。 第四、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内消费需求为世界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纺织品消费第一大国,中国人自己的穿衣和家用,占中国生产的纺织品和服装总量的70%以上。2005年,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从2000年的7.5公斤上升到14公斤,几乎翻了一番;衣着类消费金额由337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6826亿元,年均增幅超过15%,这一趋势还在继续。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2700美元;据预测,届时人均纤维消费量将升至18公斤。一些国际名牌服装也将成为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选择。中国9亿人口的广阔农村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开拓。这将是一个纺织品消费快速膨胀的时期,相信各国纺织品生产商都将在中国找到更多的商机和利润空间。 中国纺织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努力解决: 一是研发投入少,缺乏自主创新能力。2004年工业普查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研发投入比例仅为销售收入的0.25%。此外,中国纺织业利用高新技术及生物资源开发研制的化纤品种和规模也都很少。 二是产品附加值低,缺乏自主品牌。中国纺织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还处在加工制造阶段,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出口整体水平较低。我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5%,出口多以定牌、贴牌为主,自有品牌只占10%左右。 三是关键技术装备相对落后。2004年底,棉纺织机中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仅占25%和21%,而发达国家都在90%左右。整个纺织行业的机电一体化水平、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数量扩张不是中国纺织业追求的目标。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中国一直在,并将继续为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中国政府将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的途径,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在未来几年内,中国政府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淘汰落后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环境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鼓励企业开发纺织新材料和先进加工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艺,广泛使用生态纺织品和节能、环保加工技术。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对中外企业同样重要。要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来推动技术创新。 三、努力培育并推广自主品牌。通过开展“品牌万里行”、自主品牌展会等活动,鼓励企业创立自主品牌。争取培育出一批消费者认可的名牌产品。 四、积极推进产业标准化建设。鼓励国内纺织行业组织,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推广符合中国纺织业自身情况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体系,积极参与国际通行规则的制定。 五、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为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便利。有选择地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增加当地就业,实现互利共赢。 六、鼓励企业与国外同行开展信息交流。为行业对话创造条件,并通过考察、培训、论坛和研讨会等形式,鼓励并支持中国企业在设计、研发和营销等领域向国外同行学习先进经验,开展合作。 七、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支持中介组织与各国同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民间对话机制。 八、建立健全行业预警监测体系。在已有的商务部纺织品出口预警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技术和数据资源,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全面、客观和及时的信息及预警服务,引导企业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 此次全球纺织经济论坛,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一次盛会。借助这一平台,大家都能有机会谈谈想法、启发思路。全球纺织业界聚集了许多优秀人才,经验丰富、信息灵敏,与企业联系密切,是行业利益的直接代表,是政府与企业之间不可缺少的重要桥梁。中国商务部愿意加强与你们的联系,经常倾听你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各国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推进自由贸易、公平贸易的道路,不应因此而改变。德国《商报》曾撰文指出,全球化进程不是通过建立贸易壁垒就能阻止的,谁限制自由贸易,谁就是在浪费资源。 中国愿意维护一体化后世界纺织行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我们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中国纺织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谋求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我们希望,各国能继续以冷静、客观、开放的精神,共同承担起推进全球自由贸易的责任。发达国家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尊重发展中国家在纺织品方面的应得权利,保证公平与自由贸易原则的内外一致性和标准的统一性。发展中国家也应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通过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营造更大的开放和发展空间。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