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体评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一万亿美元
据德国《商报》11月7日报道:中国外汇管理局6日宣布,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报道称,中国政府的外汇和外贸政策是其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最主要原因。美国几年前就开始指责中国拒绝人民币升值从而人为导致中国商品过于低廉,以致贸易顺差巨大,外汇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全球贸易失衡日益凸显。经济专家担心贸易失衡最终可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并出现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力图在多边框架内进行讨论。显然,问题的中心是两个进行了多年争吵的国家:美国和中国。今年夏天,美国的贸易逆差创下了新高,其中三分之一是美中贸易造成的。美国国会中要求制裁中国的呼声日益升高,不久前,由于财长鲍尔森的不懈努力,才使一份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实行27.5%的惩罚性关税的议案未获通过。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对美元币值的稳定和美国经济是潜在的风险,中国如何使用这些外汇将决定美国经济的走向。这呈现了当前世界经济中新型的大国关系。为了平衡贸易赤字,美国每天须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借贷30亿美元,而中国是其最大的债权国之一,中国拥有3390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券。如果中国一直持有这些稳定但收益较低的政府债券的话,两个大国的经济尚可相安无事。一旦两国的贸易争端加剧或者出现政治裂痕,中国调整其外汇结构,将瞬间引发美元危机。美国经济将跌入深渊,中国也无法幸免,其外汇储备将大幅缩水。 中国已经意识到外汇储备过多的弊端:收益低、货币风险大。同时,国内货币供应量持续加大,导致投资过热。上周,中国人民银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业内部已经开始讨论建立中国的外汇投资战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未来将投资外国股票,也将更多持有欧元。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认为,中国应将外汇储备用于刺激国内消费。花旗集团的专家认为,中国应首先投资国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了,储蓄率才会下降,消费才可能增长。“如中国只是向国外投资,而中国人民却在忍受差劲的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险体制,这是十分荒谬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