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今抵蓉上演“重头戏”
目前还难以确定的是,曼德尔森的首次中国西部之行能够感知到怎样的市场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片庞大的市场已引起了欧盟方面的高度关注。如何定位中国西部市场?可能采取何种措施强化欧盟与中国西部企业的投资贸易合作?……未来几天中,曼德尔森也许会给出更加清晰的答案。 “开放市场”、“公平贸易”———这是本月初开始又一次中国之行前,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反复使用的两个词。 自2004年11月担任欧盟贸易委员以来,这已是曼德尔森第四次访华。所不同的是,前两次访问,他的大多数日程被安排同中国商务部进行具体谈判。今年6月,曼德尔森首次走出谈判室,选择了纺织企业集中、欧盟在华加工制造企业云集的广东,作为除谈判地点外的巡访目的地。而这次,他将巡访地点选在了西部重镇成都。 曼德尔森每次访问中国都成为焦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身上承载着为欧盟对华经贸政策定位的重任,而且他的每次造访,总是带来很多新动向和新信息。 曼德尔森的中国任务 曼德尔森此次中国之行的“特色”也逐渐清晰———10月底,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关系、承担更多责任》及其“姊妹文件”《竞争与伙伴关系:欧盟—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11月6日,曼德尔森已抵达北京,就规划中的欧中《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与中国商务部磋商。今天,他将抵达成都,并出席稍后开幕的2006中欧欧洽会。 对于新文件,欧盟驻华大使赛日·安博第一时间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双方关系的法律基础是1985年签署的贸易与合作协定,此后中欧关系不断发展,中欧之间的政经往来日益频繁,因此,中欧1985年签署的协定已不再能够反映关系的广度和范围了。 作为曼德尔森的重要助手,先期抵蓉的欧盟委员会市场准入与出口贸易司司长皮埃尔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拥有4亿多人口的欧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同时也是一体化程度极高的开放市场。欧盟贸易新政策的重点,是要求各贸易伙伴为欧盟产品提供同样开放的市场。 此次公布的新政内容,显然也和此一脉相承。文件中的第三部分就是专门针对中欧贸易及经济关系的。欧盟认为,一个经济富强的中国符合欧盟的利益。2000-2005年期间,欧盟对中国的出口以10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则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企业和消费者从中国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和消费品中获利。但欧盟也认为,各种市场准入壁垒阻碍了双方实现真正互惠的贸易关系。 “这份文件透露的重要信息是,欧盟既把目前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格局看作挑战,也看作机遇。”皮埃尔说。这种清晰定位带来的必然动向是,欧盟将在与中国的交往中花更大精力寻找和把握各种机遇,并把机遇转化为现实效益。 新的合作关系萌动 在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之下,欧盟对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水平提出了更高诉求。曼德尔森形象阐述:如果把中国经济发展比作一枚需要贸易、投资、科技这3支引擎来助推的火箭,那么欧盟则扮演了“为每个引擎增加推动力”的角色。 曼德尔森此次访华之前,国内的分析也指出,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引资的质量和结构、技术引进的质量和水平三个方面综合来看,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质量效益水平要高于我国对美、日的水平。 而除了开拓庞大的中国西部市场,与中国开展更深层次的贸易合作外,四川与欧盟各国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投资与技术合作也成为关注重点。长虹已在捷克开建彩电生产线,在核电、水电等电力设备制造领域,省内的东方电气等企业也已与法国的阿海珐等企业开始深度合作。此次欧洽会还吸引了大量来自欧洲的旅游企业,他们期待在出境游和入境游两方面和庞大的四川市场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曼德尔森访华之前,国家发改委派出的代表团已赴欧盟,就加强双方区域合作进行探讨,相关合作文本正在制订中。发展水平不同的欧盟国家与发展水平同样差异很大的中国各省区开展配对合作,已成为新阶段深化中欧合作的热点话题。 ·链接 6份文件见证中欧经贸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不断地调整对华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1994年,欧盟提出了“走向亚洲新战略“,把中国放在这一战略的中心地位,截至目前已发表了6份对华政策文件。 1995年,首次发表了对华政策文件《欧盟—中国关系长期政策》,主张全面加强与中国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关系。 1996年,第二份文件《欧盟对华新战略》,强调对华政策的全面性、长期性和独立性,表示要进一步促进双方在经贸、科技、发展援助等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 1998年,提出《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政策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提升到与欧美、欧俄、欧日关系同等重要的水平,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998年4月,在第二届亚欧会议期间,中欧举行了首次领导人会晤,建立了中欧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确定中欧间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2001年,发表《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执行情况及进一步加强欧盟政策的措施》,重申发展对华关系的长远目标,并提出了70多条加强对华合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2003年,发表了《日趋成熟的伙伴关系———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指出中国和欧盟的关系已步入新型成熟期,发展稳定、持久、互利、平等的伙伴关系是双方的重要目标,并据此决定同中国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006年10月24日发表的《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对过去10年的欧中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梳理,并为未来几年进一步推进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确定原则。这个政策文件还伴有一个详细阐述欧盟对华贸易与投资政策的“姊妹文件”《竞争与伙伴关系:欧盟—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这是欧盟委员会第一次专门就欧盟对华贸易与投资战略发表文件。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