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国国际纤维艺术研讨会在绍兴召开
十月三十一日,由浙江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从洛桑到北京”2006中国国际纤维艺术研讨会暨新增染织专家论证会在浙江绍兴隆重举行。 来自海外十一个国家的十一位纤维纺织艺术方面的专家代表,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齐聚绍兴兰亭,就纤维艺术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并就绍兴文理学院校开设染织专业进行论证。 绍兴作为国际知名的轻纺大市,但绍兴的纺织业只是提供原料等初级产品上获取少量的利润,这是业内人士对绍兴纺织业的整体看法。高速发展的绍兴纺织业仍然没有走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路子。由于八十年代末全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保留“染织”专业的院校已经很少,培养的人才根本就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中国企业在国际大型博览会上购买外国的设计、专利,很多方面受制于人。“新增染织专业无疑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可以进一步深度挖掘产品的潜在价值,提高品味,对绍兴的纺织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针对绍兴文理学院开设染织专业有关人士表示。 中国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温练昌教授指出纺织行业不仅包括服装,还包括窗帘、床单、地毯、壁挂等家装饰品,他通过对国内外纺织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苏杭地区轻纺业历史积淀和现状的分析,得出结论:在绍兴文理学院开设染织专业“将很有特点,很有发展前途”。 美国著名艺术活动家琼•舒尔茨、格鲁吉亚的功勋艺术家刘•堪达雷里等专家指出,现在染织行业不仅包括技术层次还包括文化层面。绍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这一优势并未给绍兴的纺织产业带来任何直接的经济效益。他们希望学校开设染织专业能很好地营造产品文化内涵,有中国传统特色,打造出绍兴的名牌。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尼跃红教授也指出,专业需要有产业做支撑,特别是像染织这种应用型专业。在素有“亚洲轻纺之都”的绍兴设立染织专业非常有眼光。专家们一致认为绍兴文理学院新增染织专业方向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此次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是研讨纤维艺术的内涵和处延,以及国际纤维艺术发展的现状。纤维艺术是以天然的动、植物纤维或人工合成的纤维为材料,用多种制作手段,创造平面、立体形象的一种艺术,既是实用艺术,也是超功利的纯艺术。它集古典与现代、浪漫与沉稳、工业文明与传统手工于一体,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艺术门类。绍兴文理学院希望通过这种艺术活动,对绍兴的纺织行业起到一种观念、理念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更好地实现学术和产业的结合。 据了解,一九六二年,第一届国际壁挂双年展在瑞士洛桑开幕,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这项展览一度带动了国际纤维艺术的热潮,瑞士也因此成为世界纤维艺术重镇和中心,而后该项活动的创办者离开人世,展览停办近四十个春秋。二OOO年一月八日清华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成立纤维艺术工作室,将举办国际纤维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列为首选申报课题项目,并命名为“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二OOO年十月二十日“从洛桑到北京2000国际纤维艺术展”在清华大学隆重开幕。此后,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已是第四届。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