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少做低档货多做高精尖
就在百届广交会开幕前一个月,国家五部委宣布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这股冲击波搅动了广交会内的“生态”。 展商提价,客商还能承受 对于出口退税率下调的商品,诸如铜和铜材由13%降到5%,陶瓷由13%降至8%,纺织品、家具、塑料、打火机、个别木材制品由13%降至11%等,展商最直接的办法是提价,但要采购商乐意接受,可要花点心思。 相关调查显示,广交会内不少纺织企业将产品报价提高了5%左右,欧美等主要市场客户反应平淡,基本能承受,很少订单转移现象。采购商能接受涨价,主要是因为纺织展商依靠完备的产业链,在交货期、产品质量等方面提高了保障度。 家电展区不少参展商表示,每届广交会拿出手的大多数是新开发产品,附加值高,利润高,不需要盯着几个点的退税。 退税调整,蕴涵各样商机 “纺织品出口退税率由13%降为11%,对服装成衣经营商来说反而有好处。” 广新外贸轻纺(控股)公司副总经理凌方才进一步解释说,中国服装主要竞争对手是孟加拉、泰国、越南等国,他们都从中国进口大量纱、布等纺织面料,中国出口纺织品提价,他们的成本也相应上升,在海外市场跟中国服装“抢单”的竞争力相对减弱。 然而,做纺织原辅料出口的企业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劳工成本、人民币汇率一直在涨,出口退税下调2个百分点,被业内称为“不可承受之重”。 “关键看你选择做什么?”郭建华表示,广东人说“转得快,好世界”,广交会是最好的较量场。此次出口退税率调整,不少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有所提高,其实蕴涵商机。像广州轻出,放弃传统蓄电池,转做锂电池出口,退税率反而增加了7个百分点;传统手电筒不在鼓励出口之列,就开发“省电节能电筒”。 加速洗牌,破解出口旧局 此番出口退税新政出台,使中国未来外贸政策走向一下子清晰起来。 在商家眼里,国家调整政策,则明显是向出口商“指路”——少出口原材料和低档大路货,多做“高精尖”生意。 有纺织品参展商向记者表示,国家减少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的举措肯定还会进一步深化,相关生产企业如果不能成功转型或者转向国内市场,结局可能就是倒闭。无论是机电、轻工、服装还是五矿行业,新一轮洗牌不可避免。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