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成品油定价需使各方利益均沾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06-10-17 9:17:38  

  尽管新的定价体系较之目前优势明显,但是在国际油价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新的定价机制仍未摆脱“计划调控”的窠臼,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油价失衡的问题。   久拖不决的成品油定价体制似乎有了突破。据报道,成品油价的“原油成本法”已经获得国家有关部门原则通过。(10月16日《广州日报》)   所谓的“原油成本法”,就是在原油及炼油成本基础上,加适当利润从而形成新的成品油价格。据中石化高层表示,这一成品油定价方法推出目的在于均衡各方利益,意图既保障国内炼油企业不再亏损,同时还将兼顾消费者利益,使其不会成为国际成品油高价转嫁的对象。   显然,较之目前采取的“三地加成”的定价机制,“原油成本法”能够在缓解市场矛盾中发挥一定作用。目前国家发改委以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三个石油交易市场的价格综合统计,取三者的平均数作为一个价格基数,然后再确定国内成品油的价格。这一机制使得国内的油价滞后于国际油价一个月左右。而近两年来,由于国际油价波动剧烈而且频繁,在国内成品油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国际油价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这一背景下原有定价机制凸现出两大弊端:其一,国内进口原油的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成品油零售价格却调整滞后,从而在国际油价大幅度攀升的时候,国内油价很容易出现“油价倒挂”现象,石油加工企业的利润受到挤压,进而产生“油荒”   现象。其二,在原有定价机制下,国际油价下跌时,垄断企业往往没有足够的动力申报降价,从而加剧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只涨不跌”的矛盾。   新的“原油成本法”将通过规定国际原油价格区间,并根据即期国际油价来调整利润率的方法,由于在最终定价中已经考虑到加工成本的因素,故而,加工环节的亏损局面也将得到抑制。同时,这种方法将在国际油价高企时,通过相应地降低利润率标准,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   但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新的定价体系较之目前优势明显,但是在国际油价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新的定价机制仍未摆脱“计划调控”的窠臼,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油价失衡的问题。   在国内油产品市场上,寡头卖方垄断的存在是产生行业内各板块效益不均、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根本所在。2005年,中国三大石油巨头净利润接近2000亿元,占全国国有企业总利润9047亿元的21.9%。为了均衡石油行业各板块利益,今年初国家已对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征收“暴利税”。   笔者认为,在没有根治垄断这一痼疾时,单技术层面的价格机制改革可能会催生新的操作问题。在竞争的市场中,价格体现了供需博弈的均衡。而“原油成本法”虽然强化了政府的利益调控能力,但是却悖逆了这一市场规则,与原有价格机制一样,将需求方定位于被动的价格接受者。最受争议的问题就在于,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来衡量“合理”利润率应该是多少。我们看到,垄断油企一方面被征收“暴利税”,而另一方面又在获得财政巨资贴补,这一矛盾已经证明,行政力量根本无法判断垄断油企的利润率究竟该如何确定。而在政府赋予垄断特权的保护下,几大能源巨头的“暴利”有目共睹,即便有相应税收的“削峰填谷”,也难以实现行业内的良性循环,更何况一个没有市场约束的“利润率”核定?而且,这一定价机制更加稳固了这些企业的垄断地位,牟取暴利的意愿甚至会进一步强化。   所以,国内石油行业的根本问题在于垄断。虽然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油价不可能完全放开,但是还是有必要打破寡头垄断的局面,才能实现改革利益共沾的局面。通过引入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竞争机制,建立与国际油价完全接轨的定价机制,才是改革定价体系的根本所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