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介绍百届广交会情况
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在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广交会从1957年诞生,已经走过了整整半个世纪,见证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宏伟历程。第100届广交会是中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 一、广交会与新中国的对外贸易共同成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1950年到2005年的55年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从11亿美元扩大到14221亿美元,累计增长了1292倍。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上升到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广交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1957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广交会在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诞生,标志着新中国正式开启了对外贸易之门。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海内外经贸界人士和其他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广交会累计到会客商超过380万人,累计出口成交额达5488亿美元,逐步成长为我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盛会,成为世界各国客商采购中国优秀商品的重要平台,被国际经贸界人士誉为“友谊的纽带,贸易的桥梁”。 广交会推动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发生了巨变。展场面积由首届的96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60万平方米,净展览面积27万多平方米,规模自2004年起跃居世界单年展第二;参展企业从数百家发展到13000多家;到会客商由首届的1223人发展到第99届的19万人;采购商也从举办之初的港澳、东南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五大洲的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商品由1.2万种增加到15万余种;出口成交额由首届的1754万美元发展到第99届的330亿美元。 近年来,根据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对外贸易发展的新要求,顺应国际会展业发展的新趋势,广交会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举措,办会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一是2002年91届广交会起按专业分期,为更多的优秀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平台;二是自2004年95届广交会起全面启用新馆,规模大幅扩容,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提供了更好的展示空间和洽谈环境;三是调整参展企业准入标准,设置品牌展区展示出口品牌产品和企业,优化了参展企业结构;四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动态发布参展企业、产品及外商采购信息,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商务水平不断提高。 二、第100届广交会的主要特点 第100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30日在流花路展馆和琶洲展馆同时分两期举办。第一期展出时间为10月15日至20日,第二期为10月25日至30日,21日至24日为换展期。本届广交会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展览规模为历届之最。本届广交会折合标准展位总数31408个,比第99届增加1350个,净展览面积为28.2万平方米。展品按五大类商品分类,设34个展区,具体布局为:流花路展馆一期展出纺织服装类和医药保健类商品,二期展出礼品类商品;琶洲展馆一期展出工业类商品,二期展出日用消费品类商品。 二是参展企业进一步增加。本届广交会共有14001家企业参展,其中,生产企业7711家,占总数55.1%,比上届增加298家;外贸企业4649家,占总数33.2%,比上届增加26家;工贸企业1590家,占总数的11.4%。 三是集中展示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为了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本届广交会将专门在琶洲展馆一期21.2号馆设立综合展区,集中展示部分出口名牌产品和企业。这些产品和企业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和自主品牌的优秀代表,也是广交会“中国第一展”的形象和水平的重要体现。 四是加大了海外招商工作力度。今年6至9月,我们组织6个招商小组和3个展会推介小组,分赴世界22进行招商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广交会在海外工商界的影响,目前,已有52个海外工商团组确认出席百届广交会;通过驻外使(领)馆商务机构,在所在国积极宣传百届广交会,驻英国、毛里求斯、苏里南、克罗地亚等国经商处在当地举办了大型推介和调研活动,得到了当地工商界的广泛关注;适度扩大了采购商的邀请范围,通过电子发帖、直邮发帖等形式向29万户客商发出了邀请,并向25万老客户发出了精心设计的邀请邮包,表达对老客商的感激之情和同庆之愿。此外,139位多次参加广交会的 “老广交”将特邀出席本届盛会。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