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纺织品出口配额市场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为分析今年纺织品出口配额市场情况,加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研究如何进一步扩大纺织品出口,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于2002年7月23日-25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纺织品出口配额市场研讨会,来自全国212家企业的22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纺织商会姜哲副会长主持,纺织商会王沈阳会长、上海市外经贸委汤庆福副主任、外经贸部外贸司黄岳峰副处长到会并讲话。本次会议在研究今年国际纺织品服装出口大环境,加强企业信息交流等方面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主要情况如下: 一.纺织商会上半年的工作情况 纺织商会王沈阳会长重点阐述了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商会上半年的工作情况。上半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虽然平稳增长,但不尽人意,全国少数省(市)增长,大部分省(市)下滑,形势严峻。纺织商会对国内外纺织品市场进行了大量数据行情分析,拜访了美欧日等国行业协会组织及企业,走访了国内众多纺织服装企业,针对纺织品出口下降召开了部分省(市)企业座谈会。目前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严重,已有九国在考虑对我国纺织品服装采用《特殊保障条款》,进行反倾销调查,例如日本从去年起就开始对中国出口的毛巾进行设限调查,商会就此问题积极与日方磋商,专门成立了毛巾出口协调小组。在对国内许多企业进行调研后,王会长认为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要想扩大出口,就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企业应在确保原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②企业体制改革要适应企业的自身发展,外贸企业要以实业为依托,实业发展以技术改造为重点;③企业应积极开发新产品,尤其要拥有自己的产品和品牌;④企业要学会自律互律,防止低价竞销,不平等竞争,市场秩序混乱的情况发生。 二.2002年1-5月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情况 会议上,外经贸部黄岳峰副处长和纺织商会服装部胡敏主任分别向与会企业介绍了2002年1-5月全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情况和服装及衣着附件、家用纺织品进出口情况。今年前5个月,全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216.9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62.9亿美元,同比下降2.2%,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154亿美元,是全国外贸顺差的1.5倍。全国纺织主营省(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都实现了增长。 2002年1-5月,全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32.1亿美元,同比增长4.36%,其中,梭织服装出口69.2亿美元,下降0.61%;针织服装出口47.7亿美元,增长11.8%。家用纺织品出口11.1亿美元,增长8.7%。 三.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外经贸部黄岳峰副处长在会议上还分析了目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我国纺织品出口持续保持增长,但主要以数量增长为拉动力,1996年-2002年出口单价基本不变,以出口中低档商品为主,产值低;②低水平加工能力过剩,尤其是面料的后整理技术水平低,目前中国一半出口服装的面料都是从他国进口;③纺织品服装出口结构应优化,目前服装出口占70%,家用纺织品出口占20%,工业用纺织品占10%,而在发达国家上述产品出口各占1/3;④外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产生冲击,如从1999年起美国先后12次以非法转口问题扣减我纺织品配额,欧盟则以绿色环保标准等技术壁垒限制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 四.美国、欧盟进口商介绍美欧纺织品服装市场情况 本次会议,纺织商会还邀请了3家外国纺织品服装大型进口企业到会介绍美欧纺织品服装市场情况。 里斯克莱伯尔公司(Liz Claiborne Inc.)为美国最大的女装公司,该公司驻上海办事处总经理郎黛安女士到会发言,她指出过去中国纺织企业在纺织品服装出口上拥有3点优势??高品质、低价位、货期可靠。但如今面对周边国家/地区的激烈竞争,仅有以上几点是不行的,她向中国企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革新思路,注重新产品(面料、纱线)的开发,紧跟流行趋势设计新款式,增加新服务项目;②缩短生产周期,改造样板间,将1-2周的打样时间缩短到2-3天,而且首件样代表企业的形象,要尽善尽美;③提高准确性和系统化,文件、包装、标签都不能出错,安装先进的货运通知系统,运用国际互联网寻找信息,订购辅料;④企业要紧跟流行趋势,参加领导潮流的纱线、面料展览,如Pitti Villatti意大利纱线展、Premier Vision法国面料展;⑤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企业要学会自律互律,不要低价竞销,容易引起美国反倾销调查。 PHI公司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家用纺织品进口商。该公司董事长卢子德先生介绍了目前美国家用纺织品市场情况,阐述了作为供应商所必备的几点要素,如制定合理的价格、生产交货期缩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需求、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创建企业网站等,分析了中国同几个主要竞争对手巴基斯坦、印度、墨西哥的优势和劣势。 世界最大的邮购公司德国OTTO公司上海代表处总经理艾赛蒙先生,以详实的数据统计向企业介绍了2001年欧盟及其主要国家零售市场状况,分析了目前欧洲零售商采购的重要因素,提醒中国企业应关注并遵守欧盟纺织品服装进口的生态环保标准和社会行为规范SA8000标准。 五.梭织服装、针棉织品分会专家委员会代表介绍美国、欧盟、日本纺织品服装市场情况 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洪学春副总经理作为企业代表向与会企业介绍了日本纺织品服装市场的情况,目前日本经济不景气,消费者购买能力不强,而且近来日本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频频要求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进行设限调查。针对日本目前的贸易环境,浙江东方公司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来扩大对日纺织品出口:以质取胜,加强质量监控;以服务取胜,加强服务意识;注重产品定位,重点开发优质产品,如近年来该公司以小商品取胜,大力发展帽子、手套、袜子的出口。 浙江凯喜雅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理周匀介绍了欧盟市场情况。今年上半年欧盟市场总体需求稳定,大体与去年持平,但价格水平不如去年。招标类别配额4、5、6、7、8、78类走势都不错,但目前配额价位过高,担心明年定单会流失。今年欧盟许多类别商品取消配额限制,如21类、18类等,出口数量大幅增加,但出口价格下降,企业间已出现低价竞销现象。根据欧盟市场定单批量小、款式变化快、质量要求高、交货期短等特点,浙江凯喜雅公司通过改制,增强企业活力;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引新设备,适应市场潮流的发展;严格遵守欧盟纺织品环保标准;注重新品种面料的开发;努力培育自己的品牌CATAHYA,从各方面大力发展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 上海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叶长根副总经理以详实的例证介绍了美国市场以及配额走势情况。美国911事件以后,经济不景气,各公司都对今年的美国市场估计不高。但今年上半年美国市场总体情况要比想象的好,主要由于中东局势不稳,美国银行不向中东地区国家开信用证,使得大部分中低档货物定单都转向中国。目前美国市场棉制类商品销售情况良好,相应类别的配额价格也较高,尤其是棉制家纺类产品的配额价格过高。配额价格在5月份涨到了高峰,现已回落。估计受美国公司会计丑闻案影响,美国股市重挫,公司大量裁员,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下半年美国市场走势并不乐观。 六.国际纺织品服装局第35届会议有关情况 纺织商会信息部张锡安主任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国际纺织品服装局第35届代表理事会议的有关情况。该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纺织品贸易环境,纺织品服装协议(ATC)的执行情况及前景预测等。目前美国经济不景气,2001年美国服装消费增长率仅为0.7%,比2000年下降5.6个百分点,美国国内纺织产业界受纺织品服装进口冲击很大,他们强烈反对降低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关税,反对加快分阶段配额取消配额的步伐,认为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严厉打击非法转口是限制纺织品服装进口最有效的措施。而欧盟国家将实施更加严格的生态环保标准,目前正在极力推行的社会行为准则(即SA8000国际标准)将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其影响力需引起我国企业高度重视,另外污水处理标准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又一技术壁垒。日本的服装主要依赖于进口,2001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服装占日本服装进口总金额的78%,占总数量的87%,但其中有一半数量的服装,都是日资公司在华设厂生产的。 会议上,纺织商会服装部马英副主任还就纺配19个招标类别使用、清关情况及2002年第二次公开招标情况向企业作了汇报。 纺织商会姜哲副会长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中外企业家有机会坐在一起共同研究国际市场走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要继续扩大,深入下去。中国企业家们不再仅仅关注本企业,而是积极探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业的发展大计,希望提高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间自律互律,达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纺织商会将细心听取企业的建议,在加强分会建设、商品协调、信息服务、配额调剂中心运作、出国办展宣传企业等方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企业代表普遍反映本次会议内容充实,资料数据统计详尽,沟通了企业间信息交流的渠道,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国际市场情况。本次会议在外经贸部、上海市外经贸委指导下,东方国际集团和上海丝绸(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协助下,达到预定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