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暖内衣”逼退“保暖内衣”
眼下正是保暖内衣大显身手的热季。比起往年,今年的大战似乎多了几分理性。走近2000年即投身美体内衣经营的“暖倍儿”品牌,我们对今季热炒的”薄暖内衣”也许会有些新发现。 问:近几年,保暖内衣市场可谓是群雄并起,诸侯割据的战国时代,“暖倍儿"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进军保暖内衣市场?是否在产品产质和定位上有独特之处? 答:的确,保暖内衣市场目前正处在战国时代,今年市场中的企业虽不及2000年的数量多,但同样是熙熙攘攘,任何想从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品牌,都要接受大浪淘沙的洗礼。现在想想2000年暖倍儿正式加入这个行业时,也有许多的朋友表示担忧,但是我们注意了三点制胜法宝,第一,市场尚处于初期,需求远大于有效供给,而且需求还有迅猛增长的势头;第二,市场中品牌虽多,但系统运作较好、有远见卓识的品牌不多;第三,就是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很有信心。所谓,有胆有识才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暖倍儿一上市就将产品定位在美体保暖内衣。在USP宣传上,面对购买力强的都市白领,突出塑身美体、热暖舒适,和其他品牌形成明显差异化。时到今日,不自谦地说,美体保暖内衣市场就是暖倍儿带领出来的。 问:今年各品牌都在保暖内衣科技含量上大做文章,请问您在这方面有什么作为? 答:我们认为一个品牌的核心保障就是产品的质量,再天花乱坠的宣传消费者一穿就什么都知道了.所以,暖倍儿放弃一味的概念炒作,在产品上市伊始就狠抓产品质量,尤其在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上,暖倍儿出手大方,并一步到位,采用独特的拉毛工艺,并进口韩国s·T株式会社独家提供的——聚热长绒毛作为原料。韩国人称之为“纤维钻石”。今年,我们又引进全新的立体裁剪工艺,为我们的竞争增加取胜砝码。 问:在2000年,保暖内衣打了一场价格战,我们注意到贵品牌却反其道提出了“穿暖倍儿不掉价”的说法,请问为什么这样做?您在制定价格时又是如何考虑的? 答:2000年内衣市场的价格战是整个行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价格战给一般人的感觉是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实际上价格战一方面使企业营销成本增高,另一方面也给消费者容易带来选择成本的提高,这在有知识的白领阶层是最忌讳的事,谁也不愿意今天花360元买的一件内衣,明天260穿在了别人的身上。所以我们提出了“穿暖倍儿不掉价”,牢牢抓住了目标消费群的心理,效果非常好。 在制定价格上,我们强调要科学,认为只有企业先于消费者理性经营,企业才能长盛不衰。首先,我们经过详尽的市场调研,拿消费者的反馈信息作为参考;其次参考年度市场价格指数的变化,比较去年的价格制定今年的价格;第三,结合当地人均GDP最终确定“暖倍儿”今年的市场价格。 问:您的品牌在广场宣传上相对务实,主要媒体选择了省市一级,这样运作的结果如何?今年的广告运作与去年会有变化吗? 答:您说的很好,去年我们没有在央视等重要媒体投入,主要精力放在了省市一级的媒体上,目的是在同等投入下使广告收视率更高,基本做到让消费者感觉暖倍儿无处不在。当然,在广告投入的绝对量上,我们也有优势。据有关统计部门,在纺织行业服装类广告费用榜上,我们暖倍儿以7000万元的投放量列行业第四,但是前三京都是全年的广告费用,而我们仅仅是在冬季暖衣市场上的投入,是冬季市场上真正的第一。 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小池塘里捉大鱼”的广告投入策略,到今年现在有关部门(山东地区)的统计来看,我们的广告投放量为500万元。 问:贵品牌是否更换了形象代言人?为什么? 答:关于形象代言人一事,现在整个美体衣行业的代言人已经演变明星大战的时代,我们“暖倍儿”没有大牌的明星,也没有世界级的名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品牌理念,不想和其他的品牌一样,加入到明星大战中,让美体衣行业变成明星大战。 问:您对行业内一些企业实施一品多牌或多品一牌策略有何看法,贵公司有这方面的打算吗? 答:实施一品多牌还是多品一牌策略是要根据企业自主情况而定的,前者是一种差异化营稍策略,可以网罗更多目标消费者,后者的目的则是拓宽生产线,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目前我公司没有改变营销策略的想法,目的是要做透目前的目标市场。我对此很有信心。 问:您怎样看待今年的保暖内衣市场的竞争状况?您认为保暖内衣市场下一步将如何发展? 答:首先可以肯定,今年的市场将比以往更理性,大规模价格不会爆发,品牌竞争将集中在产品质量、市场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上。 其次,保暖内衣发展到今天,已不再仅仅是保暖御寒的作用,传统概念上的保暖内衣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薄暖内衣,下一步的发展将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面料上求精,今年一些高科技概念的面料在行业内运用,让业内人士看到了我国暖衣行业的发展方向。今后,我国的暖衣行业将以面料为主要发展方向。 第二:是在生产工艺上求新。 第三:符合消费者的要求,注重产品时尚化和个性化,多方位吸收国际流行时装的元素。(孙福松)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