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牛仔服装行业,重在创新
作为近年依靠牛仔服装产业崛起的我国服装重镇——广州市增城新塘镇,近日举办了中国首届国际牛仔服装节,为进一步提升新塘牛仔服装产业的整体水平,引领新塘纺织服装业迅速由生产加工型向品牌贸易型发展,中国国际牛仔服装节组委会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举行了牛仔服装发展论坛,从国际牛仔服装的发展历史、产业现状、流行趋势、消费文化、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述。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王庆认为,在市场竞争中,区域经济的特征已表现为产业的专业化集群,这种专业化集群的竞争力除表现在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引领服装产业发展的时尚文化。 新塘拥有国内最大的牛仔服装加工产业,今后这个产业的发展进步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转移。比如纺织服装产业近年来由内地一些纺织资源丰富的省份,不断向市场活跃、信息灵通的沿海地区转移,使广东、浙江等地成为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出口、贸易大省;二是升级。新塘作为我国牛仔服装生产的重要基地,拥有强大的产业优势,但要想由牛仔服饰加工基地向牛仔服饰品牌贸易的集散中心、牛仔服饰时尚文化中心迈进,就必须通过时尚文化来提升产业的发展力度,这是一条发展服装产业的必由之路。 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梁勇从国际牛仔服饰流行趋势入手,提醒我国牛仔服饰行业在产品开发中要注意满足个性化需求,使时尚产品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牛仔产品向高价位的主流时尚迈进,牛仔服饰装饰效果的多元化现象愈演愈烈,怀旧、现代、民族、高贵、优雅、粗犷等风格,都在牛仔服饰上得以充分表现,使得牛仔服饰更加体现现代人追求自由、享受无拘无束生活方式。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胡月在论述牛仔服饰150余年的演变历史时认为,牛仔服饰由工装到军服最终演变成时装,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牛仔服饰自身魅力,更重要的是它能随着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思潮而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符合新的时尚文化,从而创造了世界服饰史上的一个“神话”。服饰是社会文化的写照,牛仔服饰能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人类社会消费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对当代我国服装专业人士围绕市场需求开发产品,应该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中国牛仔看新塘”。这是一句口号,对更多人来说,这也更是一个迷。作为一个与纺织服装产业本无关系的小镇,新塘是如何成为中国牛仔服装时尚坐标的呢?广州服装设计师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基海在解读新塘牛仔服装产业发展现象时认为,牛仔服装业的发展,得益于新塘人在改革开放中观念的改变,得益于新塘人大胆用市场资源铸造产业经济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创办起了一大批牛仔服装加工企业,并使牛仔服装加工产业遍地开花。有限的加工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鼓励企业从产品品质、制作工艺、设计水平上创新,用竞争理念全方位提升新塘牛仔服装产业发展水平,使新塘分散的服装加工企业,很快连成了一条加工工序完善的牛仔服装产业经济链,把分散的个体经济攥成了地域产业经济的拳头。更得益于镇党委提出的大产业要有大的商业平台支撑的发展观点,引导牛仔服装企业由自发经济向品牌经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鼓励牛仔纺织服装企业做大做强。 听完清华大学留美经济学博士王有强以新塘为例,从经济学角度阐述在发展地域产业经济中,政府和企业如何围绕市场需求,扮演好各自角色的论述后,原国家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王曾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王曾敬深有感触地说,新塘人民用不到20年的历史,创造出我们国家的一个牛仔服装基地的成功经验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通过民营和外资发展传统产业,在特大城市周边城镇发展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产业,是符合市场经济和人民消费需求的,是大有作为的。新塘通过牛仔服装名牌战略的开展,通过与国内外名师、名模、名店、名校、名刊的联手开发,会以一个更规模、更具现代化、更具知名度、更具竞争力的牛仔服装名城形象,矗立在国际服装市场的焦点中。 美国人在19世纪中叶的淘金热中,创造了服饰经济上的奇迹,发明了牛仔服,并使这种服饰风靡全球。我们目前从事的经济建设,远比当年美国的淘金热要大,我们能否创造一个服装经济上的奇迹呢?大家应该一起来关注这个问题,一起来推动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巨子的出现,使我们的服装产业发展蓬蓬勃勃,内容丰富,进而形成我们产业应有的影响,那时,我们的服装名牌、名厂、名人、名店、名城都会相应的涌现出来,那时,才是我们欢庆中国服装真正成为世界级产业的时候,才是说起我们的中国服装,就像说起意大利的皮鞋、瑞士的手表、法国的葡萄酒、美国的汽车、日本的电器一样,中国服装才能真正称之为世界衣冠王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大的课题,非常重的任务。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