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高新技术的四大发明
当今染整新技术的开发受经济和生态这两个主要动力驱使,在整体上已达到高效生产所要求的少用水和少污染,但并非技术革命。当前正在来临或即将广泛应用的一些高新技术,可能对传统的湿加工工艺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新世纪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些印染高新技术可归纳为以下四大发明。 无水染色即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的染色技术 水是染整工艺(湿处理)的基础,是将染化料助剂转移到织物上的最主要的媒 介载体。但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沿袭数百年的工艺将被打破。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染色系统原理是:气体在高温、高压下超过临界点后,其超临界流体的粘度较低,染色自动溶解且具有较高的扩散性能。其工艺概念利用了染料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随着流体密度的提高度后降底了流体的密度的提高而提高的原理,提高温度后降低了流体的密度和染料在溶液中的数量,促进染料在纤维上的扩散。其优点是无水;无需,助剂;无需烘干;染色时间短以及无需后处理(如还原清洗)。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且可循环使用。其工业化前景色:工业生产上能用的高压系统已在纱线染色中开发应用,因此建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染色工业生产线的趋势很大。此外,该系统还可用于羊毛脱脂,以取代全氯乙烯而利于环保。浙江大学化学系亦利用实验室设备对该项技术进行可性研究,此项绿色工艺将给纺品染色带来一场革命。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纤维技术 有两种不同的“低温”等离子技术系统,可应用于纺织品:电晕放电和辉光放电。在理论上,此项技术可以用于各种纺织品基质物。例如,在棉织物方面,它可以用于辅助或取代一些前处理工艺(例如退浆);在羊毛织物方面,它可以取代某些基于氯的湿处理,改进染色和印花工艺,也可经应用此技术赋予织物特定的、耐久的性能,例如防水和改进涂层的粘合等。该技术在染整中的应用,如对坯布进行离子体处理,可大为减轻前处理的负担,减少练漂用化学助剂。对聚酯、羊毛等织物进行表面改性,可改变织物表面性能,如亲水性等,提高织物的染色性能。 生物整理工艺纺织品的酶处理技术 酶的生物整理最早应用在靛蓝牛仔服装的洗涤整理上,以获得具有洗白感的减量整理效果,部分或彻底取代当进盛行的化学洗和石洗,减量改善风格整理即纤维素酶的“损伤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商品风格及价值。 纤维酶素还可用于棉、亚麻、粘胶、苎麻、Tencel用其他混纺织物的整理加工。纺织品的生物整理与其它化学品整理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整理效果的永久性和加工对环境的低污染性。 喷射印花织物数字化印染技术 油墨喷射印花可分成两大类:连续化油墨喷射印花和按需滴液,最新的气泡喷 射印花是一种按需滴液的印花方式。由于喷泡印花为一种数据化的、将微小液滴直接喷于织物上的无版花方式,与传统印花相比,该系统的图案设计范围完全不受颜色数目或网版配套误差的限制;该系统对印花的织物类型几乎没有限制,甚至能在凹凸不平的或蓬松的织物表面印花。油墨喷射印花系统具有生周期短、图案处理灵活、不需要制版,可以实现真正的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满足高档化、个性化需求,有利于环保。 这四大发明,无疑冲击着纺织品染整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展示了新世纪染整发展的前景。 本方摘自《中国纺织报》第2573期第3版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