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内衣竞争进入“薄暖”内衣时代
保暖内衣经历了2000年恶战、2001年的调养生息后,今年融入了美体时尚的元素,使“美体+时尚+轻薄+保暖”成为主打点,市场开始进入“薄暖”内衣时代,产品竞争回归到性价比上来。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保暖内衣市场大战的重点将放在功能和质量等方面。 1997年,上海首先出现了保暖性较强的内衣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一度出现热销。1998年全国保暖内衣市场只有10多家企业,市场实际销售量300万套;2000年,生产企业超过300家,销售量突破3000万套……无序竞争之下,问题也显现出来:保暖内衣市场品种繁多,却良莠不齐,当时几乎所有的保暧内衣都以腈纶、涤纶等化纤合成物为面料,而填充物则是杂七杂八,经过几次水洗后往往出现起毛、起球、抽丝、卷套等现象。广告过多过滥,言过其实,引起消费者反感。有的广告宣传“一件保暖内衣相当于两三件羊毛衫”,但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测试表明,保暖内衣的保暖效果还抵不上一件普通三重保暖内衣加一件羊毛衫。 从2000年冬季开始,许多城市的保暖内衣销量急转直下,一些品牌退货不断,本来就供过于求,再加上销售不畅,一些厂家开始大幅降价,并由此引发了保暖内衣价格的“大跳水”。从暴利到赔本,2001年,原有的保暖内衣厂家已有40%退出市场。 与此同时,“北极绒”、“南极人”等品牌的保暖内衣凭借着“美体-束身”功能,销量不降反升,都在100万套以上。这一下子就刺激起厂家大打“美体”牌的信心。于是,美体、保暖、轻薄“三合一”概念就这样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今年保暖内衣的主流。在保暖内衣泡沫破灭的当口,“薄暖”内衣适时登场亮相。 保暖内衣经过几番撕杀进入到薄暖内衣时代,坚挺的品牌依然屈指可数,竞争就在几家强势品牌之间,因此更为人所瞩目。北京“纤丝鸟”薄暖内衣虽然在业内比较年轻,但却是较早在美体功能上动脑筋的品牌,今年更是全力进入这一市场。据了解,截止到今年7月份,北京纤丝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其薄暖美体内衣产品广告方面的投入已达8000万元。 凭着“美体修形,一穿就变”这句打动女人心理的广告语而成名的婷美与上海兆林公司联合买断中科院令众厂家垂涎欲滴的“暖卡”技术,推出新兆林牌薄暖内衣,但双方在今冬主流卖点“美体薄暖”上已经慢了半拍。而“南极人”、“北极绒”品牌在羽绒服市场受挫后,准备重新在内衣市场大展宏图。前有“纤丝鸟”,后有“北极绒”,胜负尚难定论。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内衣产品孰优孰劣,谁能“拢住”消费者的心,还要走着瞧。只是商家特别是消费者都不愿再看到卖家“打”成一片、买家无所适从两败俱伤的局面了。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