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服装消费讲“四化”
上海人服装消费讲“四化” 近日,笔者陪一位国外的朋友逛上海的商圈,从南京西路的恒隆、中信泰富、伊势丹一直到徐家汇的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再到淮海路的巴黎春天、百盛、襄阳路市场。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对上海繁荣的商贸感叹不已,也为中国消费者日渐增长的强大购买力树起了大拇指。的确,中国作为目前全球经济最旺盛的一个增长地区,人们的荷包越发坚挺。不仅服装的购买力和购买意向随之大增,购买的习惯和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四化”现象。 购衣随机化 在朝九晚五紧张的工作之后,现在的上海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属于自己的休闭时间。在逛街购物中享受生活的随意和乐趣,也成为休闲方式之一种。很多人有时并没有买衣购物的打算,逛着逛着就买了。或许是因为款式好,或许因为折扣诱人,或许因为那天心情不错,反正买的理由很多,当然也不需要理由。而平时打算好去逛街买衣服时,找不到合适的也不会随便买了滥竽充数。这种购衣随机化的购买习惯,一方面有经济实力做后盾,另一方面也有日渐成熟的消费观念做支撑。 外衣个性化 外衣是最直观最能彰显个性的。人们对个性二字越来越重视,在挑选外衣的时候也就讲究与众不同。一位经营时尚精品服装的老板告诉笔者,如果你对顾客说,我这里的某款衣服卖得最好,一天卖了多少多少件,那这笔生意肯定黄了。人家不要雷同的大众化服装,人家要的是个性化的打扮。这样一个消费群体在上海正日渐增长,他们以个人的品位和爱好引领着时尚流行。 内衣舒适化 内衣比外衣更重要,这是一个很基本的穿衣法则。在五年十年以前,人们的意识里还没有这个概念。而现在,只要看看地铁站的过道里,大商厦的橱窗里,就可以知道内衣受欢迎的程度。消费者有需求,商家厂家才会不惜花大力气做广告争取顾客。追求内衣的舒适、美观、修身美体,这也是人们讲究生活品质的一个反映。 搭配多样化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新搭配时代。是否成为时代倒是无所谓,但重视自己搭配的DIY做法的确已经深入民心。一堆上衣裙子裤子鞋子包袋围巾,今天这样一身明天那样一套。每天都有新鲜的感觉,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品位,而且非常经济,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很多人在买衣服的时候都会先想想,看看是否可以和家里衣柜里的衣服搭配。有时也会为了一条美丽的裤子,满大街去找合适的衣服鞋子和包袋。累并快乐者,现代的新上海人,就这样享受着生活。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