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细支高密织物产品开发与上浆工艺的实践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2-10-31 15:17:08  

随着国际、国内纺织市场的变化和激烈竞争,纺织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设备优势、人力资源、新型原料、新的工艺方法,不断地开发生产有档次、有水平、有特色、有前景的新产品。 1 产品开发 原料与产品的关系好比文字与文章的关系,原料的多样化带来产品的多元化,织物的各种性能除受本身结构和后整理影响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织物所采用的原料性能,这是日前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向。如纯棉纤维及棉与涤纶纤维混纺,制织的高档衬衣及床上用品织物,中长、异形纤维、复合纤维、混纺制织的仿麻、仿丝织物,Tencel、Model、台丽荣、大豆蛋白纤维混纺制织的各种服装织物等等。新产品开发的另一个方向是织物结构的变化,这常常是我们开发产品的首选方法。前几年,防羽绒系列产品的开发,带动织物向着高支、高密方向发展;近几年,星级宾馆、高档饭店增多,带动了织物向宽幅斜纹、缎纹及小提花方向发展,尤其是人们衣着日趋个性化、时尚化,带动织物向仿丝、仿真、仿绸织物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使服装向着防电磁波、防紫外线等功能化方向发展。总之,新纤维、新功能、新工艺给织物注入了新的特征,新的风格。给企业带来了高附加值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归纳起来有“图一”关系图: 所有新产品共同的特点是细支高密、下面我们重点讨论这类织物的上浆。 2 上浆工艺 2.1上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产品的升级换代使细支高密织物难度系数不断增大,给生产过程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新型纤维混纺纱如何进行经纱上浆?细支高密织物覆盖率高,浸透困难,上浆率不均匀等问题。针对这些上浆难点,我们做了如下分析: 2.1.1 纱线号数小,支数高,单强低,纤维间排列密度大。 2.1.2经向密度大且总紧度在90%以上,总经根数一般在10000根以上,上浆辊经纱覆盖率大于55%。 2.2.3在无梭织机上织造,速度高,开口小,经纱打纬时所承受的张力均在60~100CN/根,织造难度系数在36%及以上。 这些无疑给浆纱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其最核心最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是“渗透与被覆,毛羽伏贴,耐磨增强” 等技术关键。 3 上浆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细支高密织物在织造的过程中对纱线的可织性要求远远高于一般品种,如果没有精良的设备作为“硬件” 保证,没有新的上浆工艺方法作为“软件” 基础,是无法取得成效的。那么要满足织造要求首先应具备的条件是: 3.1原纱质量要求,应使纱线条干CV%值,单强 CV%值,10万米纱疵,毛羽指数能达到1989年乌斯特公报的25~50%水平,平均值要好,离散程度要小。 3.2络经应采用全自动络筒机,空气捻接器。保证有效清除纱疵,满足无结头纱要求。 3.3整经张力、排列、卷绕三均匀是浆轴质量基础,是织造开口清晰的先决条件之一,采用本宁格,GA124或金丸整经机,车速稳定在650士50m/min,一般单纱张力控制在15~25CN,卷绕密度以0.5~0.6g每立方厘米为宜,整经的百根万米断头根数在1根左右。 4 必须对浆料配方进行优选组合 浆料配方尽管不是上浆效果的灵丹妙药,但是关键因素之一。生产中的许多产品上浆效果可以从某一侧面说明,单一的 PVA-1799与变性淀粉混合浆,还不能完全满足细支高密织物的上浆要求。其最为致命的弊端是粘度偏高,浆液难以侵入纱线内部形成较好粘附力,导致浆膜不完整,浆膜强力太大,分绞困难,耐磨性下降,落物率上升,经纱断头增加。那么弥补和改善这种不足,首先是要降低化学浆料的粘度,改善浆液的流动性,提高浆液的浸透力。基本做法是:1799PVA与变性淀粉,1799PVA与205MB或 1799PVA与 1788PVA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使用,使聚合度、醇解度下降,粘度降低,作为主体浆料,配以与纤维亲和性好的中低粘度的变性淀粉和少量的聚丙烯酸酯类的辅助粘着剂加入柔软剂以增加浆液的可塑性。 例1、C14.5/14.5 523.5/393.5  160cm防羽布织物原用配方是1799PVA:50kg,磷酸酯淀粉:25kg,ZXW—1:25kg,SLMO—96:2kg,浆液粘度为1s~17s,在浆纱过程中粘度大,并纱多,倒断头多,落浆率高,喷气织机效率在 80~85%左右,后将配方改为:1799PVA:25kg,变性PVA:25kg,磷酸酯淀粉:25kg,ZXW—l:25kg,SLMO—96:2kg,用高浓低粘型的变性PVA50%取代1799PVA,在两种配方相同含固量的条件下,改后配方粘度平均下降2~3S,浆纱分绞顺利,并纱减少,浆膜完整性提高,使上浆效果明显改善,布机效率达到93%以上。 例 2、0.8D X 38mm的 T12.3/T12.3  539/322.5  160cm 细旦涤纶府绸,T12.3/(T12.3 + M13)539/322.5  160cm涤纶莫代尔交织绸,T12.3/(T12.3+ M60/JC4013)539/322.5 160cm竹节府绸等品种。原采用1799PVA和变性淀粉的混合浆,织造效果不理想。分析认为,虽然超细目涤纶纤维仍然具有普通涤纶的一般特点:疏水性强,吸湿性小,极易产生静电。但纤维细,纱截面上的纤维根数多,抱和力强,吸浆性差,毛羽增加,上浆难度加大,宜以被覆为主,最大限度的贴伏毛羽,提高可织性能。在浆料的选择上以变性PVA为主,为了降低成本,加入少量PVA,适当加入变性淀粉,提高分纱性能,加入丙稀类,提高粘着力和吸湿性,增加 PVA与变性淀粉的混溶效果,少量抗静电剂减少了因毛羽而产生的静电。改后配方为变性PVA:50kg,1799PVA:12.5kg,磷酸酯淀粉:25kg,LMA—95:8kg,SLMO—96:2kg,抗静电剂3kg,上浆率控制到14%左右,回潮偏大掌握。且严格控制伸长在1.1%左右,分纱较好,浆纱开车顺利。在津日驹ZAX喷气织机上,车速700r/min,效率平均达到 90.3%以上。 例3:T/R品种的浆料的选择:T/R品种和T/C品种尽管有些相似,但某些性能方面却存在一些差异。如: (1)T/R品种吸湿性较T/C品种强,湿伸长高,湿强度小,塑性变性大。 (2)粘胶纤维由于其纤度较粗,切断长度长,与涤棉混纺纱相比,纤维表面光滑,成纱表面毛羽较多,贴伏困难。 (3)浆料的选择,应以PVA加变性淀粉为主,加丙烯类浆料以增加浆膜的柔软性,及少量CMC,增加浆料间的亲和性,减少浆膜不匀。 5 合理配置浆纱工艺参数 浆纱要达到良好毛羽伏贴,耐磨增强,仅依靠“高浓低粘”型的浆料是不够的,必须根据品种、纱支、密度、混纺比例制定合理的机上有关压力、张力、温度等参数,压力配置的原则是“前轻后重”,在祖克或津日驹浆纱机上,一般前压在750~950kg之间,后压在1400~1800kg之间,前压达到湿润作用,后压达到浆液对经纱浸透效果。具体分段一般幅宽在 63”~10 5”:(1)经密在 13 0~14 3根/英寸压力控制为前压 7 5 0~8 5 0 k g,后压 14 0 0~16 0 0 k g,速度在45~60m/min(2)经密在144根/英寸以上,压力控制在前压800~1000kg,后压1600~1900kg,速度35~45m/min。 浆纱各区张力控制对提高浆纱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退绕张力设定应保证纱线在正常退绕中不出现打扮现象的最小张力为最佳,一般为450~500N。喂纱张力设定必须使纱线在浆槽中能够充分松驰吸浆为原则,祖克一般为200~250N,保证纱线在浆槽中的湿伸长应以偏小掌握为宜。干区张力以利于纱线分绞,适当偏大控制在1200~1500N,卷统与拖纱张力要满足织机大张力的要求,偏大掌握在2800~3000N,以满足卷统密度均匀成形良好、无松驰塌边的目的。合理的上机工艺参数是保证“三率”提高好轴的重要手段。 6 小结:  6.1亚细支高密织物的经纱上浆关键问题是上浆的均匀性,浆液的浸透性。要达到理想的上浆效果,主要是针对不同纤维的特性,不同混纺比例的特性,解决好“高浓低粘”型浆料的配比及各组分之间的性能补差问题。 6.2浆纱的毛羽伏贴,耐磨性问题,单纯依靠浆料配方是远远不够的。应在合理配置浆纱压力、张力等机上参数上进行工艺试验优选,寻找出适合细支高密织物经纱上浆的路线,满足无梭织机高速、高效、高质量的要求。 6.3细支高密产品的开发与上浆的过程多个环节组成的体系、设备、工艺、操作,必须彼此合作,形成整体,才能保证优质、高产、高效。 唐华四棉有限责任公司:张元红 (完)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