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全面解析生态纺织品及绿色贸易壁垒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2-10-11 10:01:51  

  有关资料对生态纺织品方面的知识介绍如下: 一、生态纺织品 达到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和通过检测的纺织行业中那些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或少害的原料,并合理利用这些原料生产的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产品。 二、生态纺织学 从完整的概念上讲,生态纺织学应包括纺织品生产生态学、纺织品消费生态学和废弃纺织品处理生态学三个方面。 三、绿色贸易壁垒 环境的恶化以及人类生态环境所受到的威胁使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一些措施,制定相关的法规来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由于各国的法律、法规、采用的标准以及技术条件各不相同,在国际贸易中,一些技术壁垒已经出现。随着环保法规作生态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推广,与此相关的各种非关税贸易措施、亦即所谓的“绿色壁垒”将成为新的最大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它不仅会对世界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会对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会对以成本低廉为优势的纺织品出口大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造成很大的冲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散落在世贸组织成员与我国签定的协约中的那些环境制约因素,尤其会成为绿色贸易壁垒。 四、纺织行业十五规划中关于发展生态纺织的论述(节选) 国家经贸委出台的我国纺织工业“十五”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国际化经营,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更好地实施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纺织工业出口优势,进一步提高创汇水平。巩固传统市场,发展新兴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继续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优势,发展来料、进料加工贸易。适应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趋势,积极研究应对区域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国内成熟、先进的技术、设备到国外去投资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采用新原料、新工艺,降低物耗、能耗,节约用水,改善环境,鼓励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印染企业采用先进的低浴比染色工艺、无水印染技术、转移印花技术、喷射印花技术、涂料印染、等离子体处理等节水、节能及环保的工艺技术。纺织投资项目必须达到环保要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由过去的末端治理变为生产全过程的环保控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纺织品的生态标签、标准与技术要求 Oeko-Tex Standard 100纺织品生态标签,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纺织品生态标签,在北欧、西欧、日本、美国已广泛使用(如德国的蓝天使、加拿大的枫叶、北欧的白天鹅等环境标志)。Oeko-Tex Standard 100对使用该标签的纺织品的生态毒性物质的限量和相关指标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它是一套系列标准,所涉及的纺织品包括: ----------------------------------------------------------------- 标准101:服装面料 标准102:服装辅料标准103:服装 标准104:婴儿服装面料标准105:婴儿服装辅料 标准106:婴儿服装标准107:地毯纺织品 标准108:墙面纺织品标准109:家具纺织品及窗帘 标准110:室内装饰纺织品标准111:毯子和填料 标准112:床上织物标准113:褥子 标准114:家用纺织品标准115:纱线 标准116:皮革及其服装 ----------------------------------------------------------------- 中国的环境标志图案是由绿色底色,中心是青山、绿水、太阳,周围有十个金色的环围绕组成。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认证的环境标志对生态纺织品的技术要求如下:产品不得经过有氯漂白处理;产品不得进行防霉蛀整理和阻燃整理;产品中不得添加五氯苯酚和四氯苯酚;产品不得有霉味、汽油味及有毒的芳香气味;产品不得使用可分解的有毒芳香胺染料的偶氮染料,可致癌的染料和可能引起过敏的染料;产品中甲醛、可提取重金属含量、浸出液PH值、色牢度及杀虫剂残留量应符合Oeko-Tex Standard 100。 六、以服装国际生态标准为由的技术贸易壁垒 我国加入WTO以后服装出口的主要障碍是环保等技术贸易壁垒问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不断发展服装的健康、安全和环保规定。欧共体在1992年10月颁布实施的法律规定,产品从生产到生命周期结束都有要求其保护环境,不仅要求服装的外观、质量和功能,而且越来越多的严格要求安全、卫生、无害、无污染,全面控制从面料、辅料到服装成品的整个产品工艺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已经相继立法,对进入本国、本地市场的服装、纺织品的环保认证及有害物质检验认证制度。如欧盟有关国家通过的OKO-TES100纺织品环保标准,已对进口服装的偶氮游离甲醛等100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德国法律规定,对于用偶氮染料染色的服装等日用消费品,一旦检测出含有致癌芳香胺,全部就地销毁,并向厂家索赔。欧盟已禁止进口服装纺织品使用含镍在0.5毫克/平方厘米以上与人体接触的辅料和附件,如纽扣、拉链、服饰等金属物。日、美和欧盟等到进口方对羽绒制品要求残脂率检测结果在0.3%-0.5%,严于通行的国际标准,还有的要求不得检出沙门氏菌,这是以往没有的规定,日本客户根据日本《制造物责任法》,已明确要求我国生产的服装对缝针、大头针、断手针等进行检验,检验完毕在箱外贴上相应的标记。荷兰禁止服装纺织品洗涤前或第一次洗涤后的甲醛浓度仍然有120PPM。许多欧盟国家对进口服装制定了环境安全方面的国家法规。如对进口睡衣要求延迟燃烧实验必须由有“延迟燃烧”或“远离火源”的标签。上述种种规定,对我国服装出口形成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七、推行环境标志和环境管理体系绿色认证的现实意义 1994年7月15日,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颁布了《食品及日用消费品法》第二修正案,明确规定禁止生产和进口使用可能被还原成20种对人体或动物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的偶氮染料的纺织品及其它日用消费品。这把纺织品领域的“绿色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很大的震动和强烈的反响,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造成很大的冲击。 国际上从1996年10月起开始推行的ISO14000系列标准,一方面对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而构筑的要求过高的技术壁垒有所制约,同时也在推动世界贸易市场遵循“环境原则”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广ISO14000认证,可以帮助和促进企业实现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消费、直至产品失去使用价值后的消亡全过程的每个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和破坪生态的环节进行控制。可以预料,进入21世纪后,符合ISO14000认证要求的产品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否则将有可能被无情地挡在世界贸易市场的大门之外。 1997年2月28日,我国发布了等效ISO14000系统环境标准的国家标准GB/T2400,并于1997年4月1日起施行。这项推荐性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加快在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与国际接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我国加快“绿色产品”的开发指明了方向。 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是绿色产品的权威认证。环境标志是一种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鼾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具体到纺织行业,环境标志产品就是生态纺织品。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实质上是对产品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处置全过程的环境行为进行控制。发放环境标志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有益于人类健康生活,它通过两个具体步骤得以实现:一是通过环境标志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息,告诉消费者哪些产品有益于环境,并引导消费者消费这类绿色产品;二是通过消费者的选择和市场竞争,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取清洁生产工艺,使企业环保行为遵守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对环境有益的产品。 纺织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就是积极申请并获得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双绿色认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