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染色技术值得大力推广
色织行业是纺织业内附加值高、创汇多的行业,市场前景很好。虽然多年来一直在进行技术改造,但在色织生产的关键工序――染纱技术方面进步不大。筒子染色具有优质、低耗、节能、省工等优点,是染整行业的先进技术之一,经轴染色更是机织技术的一次革命,由于其采用原纱整经、经轴染色、并轴上浆的织造工艺路线,不仅缩短生产流程,提高纱线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各种面料的染色质量,效果之佳是其他工艺无法比拟的。筒子(经轴)染色从试验开始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工艺技术相当成熟,但国内很多企业仍然以绞纱染色为主,对筒子染色十分陌生,相关技术资料也很缺乏。针对以上情况,中国色织行业协会在6月底组织了全国纱线筒子(经轴)染色研讨会,为广大企业提供了技术交流的机会。 会议专业人士指出:筒子染色工程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当,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利用不当,设备的高额投入可能把企业拖垮!因为筒子染色及配套设备的投资要比购置绞纱设备的费用大许多倍,如果因为设备选择不当或工艺过程准备不足造成质量问题,被迫对纱线进行再染色,就会延长生产时间、降低劳动生产率,最终得不偿失。 色织协会技术开发服务部的邹衡说:筒子纱线的密度是影响染色效果的重要指标,密度大的地方染料染得少,密度小的地方染得多,会产生色差。所以,筒子应当注重密度均匀,不仅各只筒子自身密度要均匀一致、同一锭杆上各只筒子之间的密度要均匀,同一染机内各锭杆之间的筒子密度也要均匀,以避免筒间及锭间的色差。 后处理工序要实现程序化和流水化。后处理中的脱水、烘干、装运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但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小,好不容易染成的纱线,却由于后道工序疏忽而降低质量实在可惜。如果能在这方面给予一定投资,用自动化流水线、机械手进行脱水、烘干和装卸,后处理工序会变得井井有条。 与会专家还指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在染色中应用很广,现代计算机技术能实现人工无法实现的控制精度,值得大力推广。 在环保问题上大家认为:由于染色耗水很多并产生大量污水,必须投入巨资处理,因此应当开发节水的染料助剂和工艺,并且加强废水利用,回收造成污染的废料,使之成为有用的化工原料,从而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会代表对会议的圆满召开表示满意,大家认为,随着交流活动的不断进行,筒子(经轴)染色技术将在色织行业的技术改造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