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专家认为中国棉铃虫防治技术具有世界推广价值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02-6-3 16:29:14
新华社信息石家庄6月3日电(记者马书平)美国农业部专家Dr.Jan ne Powell近日专程来华,考察了河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成 功的“棉铃虫低龄幼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人工繁殖与利用技术”项目,认为 该项研究应在世界推广。 河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担的“棉铃虫低龄幼虫天敌--中红侧沟茧 蜂人工繁殖与利用技术”项目,最近通过了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学、宋大祥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予元等参加的专家组的鉴定。专家组认为,此项技术属国内外 首创,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 这项技术是河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经过20余年的系统基础研究而获 得的。经过大田实验,应用此项技术,防治棉铃虫效果达到60%到70%,在 棉铃虫一般中等发生年份,可基本控制棉铃虫的危害。 据介绍,这项技术在世界推广的价值和首创性表现在: 1、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中红侧沟茧蜂能够寄生重大害虫棉铃虫。 2、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中红侧沟茧蜂寄生的棉铃虫低龄幼虫,能够控制棉铃 虫的当代危害,并完成系统的基础研究。 3、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该蜂滞育虫态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出滞育条件和 解除滞育的办法,首创了周年累积繁育滞育蜂源、进行保存、择日解除滞育进行 释放技术,该蜂比其它侧沟茧蜂更具备商品属性。 4、在中红侧沟茧蜂的主要寄主研究中,筛选出了最佳中间寄主粘虫,并创 造了大批量繁殖粘虫的新技术,为实现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5、建立了中红侧沟茧蜂人工繁育的工艺技术流程。 6、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防治棉铃虫的田间释放技术。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