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功能化系列共聚酯纤维项目通过鉴定
由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上海第十化纤厂产学研结合,共同承担的“功能化系列共聚酯纤维”研究开发项目,日前通过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持的技术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纤维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纺织产品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 近20年来,我国化纤工业有了飞速发展,去年产量已达800余万吨,位 居世界首位。但是,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化纤产品的质量依然存在较 大差距,每年进口面料仍达数十亿美元。“功能化系列共聚酯纤维”研究开发项 目来源于国家创新重点专项计划“差别化维面料技术开发”,研究目的旨在提高 我国聚酯纤维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促进我国纺织品的更新换代。 聚酯纤维又称涤纶,是化纤中的第一大品种。东华大学等在研制成功“功能 化系列共聚酯纤维”的基础上,进一步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与企业密切合作转 向产业化,相继开发出商品名为“司林克”、“蒙那克”、“赛富纶”等系列新 纤维。其中“司林克”纤维具有高收缩的特点,将其与正常收缩性能的纤维进行 混纺,形成良好的“异”收缩效应,使织物的仿毛感更为逼真,面料风格更加丰 富和活泼;“蒙那克”纤维具有色谱齐全,色泽鲜艳,着色率高,抗起毛起球等 优良性能,价格仅为进口面料的一半;“赛富纶”纤维在性能和风格上均已达到 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它的特殊着色性能和真丝般的光泽已赢得了市场的欢 迎。这些纤维通过设计加工技术的开发和优化,可以开发成多种新型轻薄、柔软 舒适并具有特殊功能的面料,使面料达到仿真化和仿天然化的效果。 据悉,该项目成果现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四项,生产的共聚酯切片、共聚酯 纤维和功能化纱线达10000余吨,加工成纯纺织物和天然纤维混纺的织物, 为国产面料替代进口面料和生产高档次织物提供了新型的纤维面料,至今总产值 已达1.6亿元,利税达2600余万元。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