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权威机构棉花报告要点回顾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4月报告显示,2007-08年世界棉花产量预期在2520万吨,与2006-07年的2530万吨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中国2007-08年的产量预期略降至650万吨,但仍是历史上第二个最大产量。印度产量预期小幅提高至470万吨,创新高。美国2007-08年产量预期减少10%,至430万吨。世界2007-08年棉花消耗量预期提高2%,至2670万吨,中国纺织厂用量依然是主要的拉动能量。国际棉花贸易预期2005-06年为850万吨,2007-08年预期回升至920万吨,驱动力来自中国进口预期反弹。2006-07年世界期末库存预期减少5%,至1130万吨,2007-08年预期减少10%,至1010万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四月报告,2006/07年美国棉花产量下调至2160万包(陆地棉2080万包,ELS 棉765,000 包)。年度棉花供量现在为2760万包,较2005/06年减少180万包(6%)。 美国棉花需求下调至1850万包。国内用量下调至495万包。出口预期下调至1350万包。根据当前的出口预估,美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大约在36%,低于接近41%的四年平均值。 今年美国期末库存预期数字上调超过300万包,至920万包,这是自1985/8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按照当前的预测,库存-对-用量比率在49.9%,几乎是20年中的最高比率。 4月报告显示,2006-07年世界供需预估的小幅修正基本上都相互抵消掉了。世界产量基本没有变化,因为巴西和巴基斯坦产量上调被非洲法郎区、美国、巴拉圭产量下调所抵消。世界消耗量轻微上调,因为近期数据显示印度和巴西用量较大。个别国家进口减少,包括中国、印度、韩国和巴基斯坦。由于进口需求减少,因此出口也被下调,主要是美国和印度。中国残留数量上调500,000包。 世界2006/07年棉花产量大约在1.17亿包,较2005/06年提高2.5%。如果包括未计算的棉花,2006/07年市场上的棉花产量将达到1.20亿包,较2005/06年提高3.1%。世界棉花消耗量预期达到1.22亿包,较2005/06年提高5.1%。期末库存预期减少100万包,至5250万包。2006/07年期末库存所占消耗量的比例降至43%,低于2005/06年的46%。 2006/07年度到3月30日为止的 A指数平均在每磅58.5美分,较上年提高3.4%。 近6年,中国和印度加在一起所占的世界棉花产量比例提高了11%,中国和印度的棉花产量在2006/07年占世界产量(调整之后)的47%。非价格因素对棉花生产构成支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