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棉花贸易量将明显减少 美棉还能“咸鱼翻身”吗?
4月3日,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发布4月份全球产销存预测。在报告中,ICAC“表扬”了印度,“批评”了美国。 月报显示,由于中国棉花丰产、进口萎缩,2006/2007年度全球棉花贸易量将明显减少,其中美国预计出口棉花300万吨,同比减少20%。尽管如此,印度棉仍然可圈可点,其出口量预计将达到100万吨,同比增长30%。ICAC的预测其实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在本年度剩余的4个月时间里,深为库存所累的美棉“咸鱼翻身”的胜算有多大呢? 3月23-29日,美国陆地棉净出口量为8.14万吨,比前周下降8%,但比前四周平均出口量增长了35%,其中中国的采购量超过4.6万吨,也处于增长态势;出口装运量为6.46万吨,创下年度新高,较前周增长28%,较前四周平均出口量增长了31%,其中有2.15万吨运往中国大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仅仅是开始而已。 中国:目前,国内棉花市场总体平稳,标准级皮棉到厂价仍在13100元/吨左右,但部分地区的实际成交价格和付款方式略有变化。这说明市场弱势格局没有根本改观,纺织企业的经营状况仍不理想。另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本年度截至4月4日,全国已累计收购皮棉637万吨,加工皮棉604万吨;新棉平均销售进度为69.6%,销售量为443万吨,同比增长49.2%,加上储备竞买的30万吨新疆棉,新棉销售总量预计为473万吨。 巴基斯坦:本年度截至3月底,全国已经累计收购皮棉210万吨,同比基本持平,新花收购已进入收尾阶段。据悉,虽然近期的持续降雨天气对提高土壤墒情非常有利,但也影响了小麦收割进度,新棉全面播种不得不相应推迟。由于春播受阻,加上轧花厂惜售心理增强,巴基斯坦国内棉花价格已经明显反弹。 印度:3月25-31日,当地新棉上市量略有反弹,达到了9.35万吨,不过,这多少有点像“回光返照”,印度棉花产量低于预期已成定局。目前,当地新棉收购已进入尾声,但截至3月底的皮棉累计收购量仅为401万吨,比预测数字偏低58万吨。由于需求旺盛加上供应紧张,国内棉花价格已经创下年度新高,即便是涨幅最小的H-4品种,也已经跨越55美分/磅一线。 塔吉克斯坦:由于收益偏低,加上肥料、燃油匮乏,当地农民的植棉积极性大受影响,预计2007/2008年度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将下降至370万亩。目前,塔吉克斯坦备耕工作进展缓慢,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播种。 土耳其:目前,当地主产棉区的新花春播已经陆续开始,虽然3月底的一场大雨导致备耕工作戛然而止,但雨水天气对棉花生长非常有利。预计2006/2007年度土耳其棉花产量在86万吨以上,从销售情况看,国内纺织厂采购兴趣不大,近期交易比较清淡。 希腊:截至3月底,希腊仍有10万吨皮棉“整装待售”,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预计今年当地棉花播种面积将小幅下降,但单产预期良好,总产量有望保持稳定。 美国:目前,当地天气状况尚可,棉花春播继续展开,部分地区已经进入收尾阶段。ICAC在4月月报中指出,美国棉花意向播种面积预计将锐减20%,为7350万亩,但由于土壤水分充足,今年的荒地比例会有所下降,因此棉花实际收获面积不会出现太大波动。预计2007/2008年度全国棉花产量为430万吨,同比下降10%。现货市场上纺织企业近期采购数量有限,成交价格稳中趋弱。 阿根廷:4月初,当地主产棉区持续降雨,这对已经开始的新棉采摘非常不利,甚至可能导致质量下降。阿根廷今年的棉花产量预期较为乐观,大规模收获即将开始。 巴西:当地棉花丰产已成定局。据巴西农业部最新预测,2006/2007年度全国棉花产量为142.2万吨,调增了4.2万吨,比美国农业部的预测高出了11.6万吨;用棉量为90.5万吨,略有上调。目前,巴西籽棉采摘顺利,4月份将迎来采摘高峰。 巴拉圭:4月1-7日,一场连阴雨天气给当地籽棉采摘笼上了一层阴影,但更大的阴影在于减产而非天气。由于巴拉圭国内大豆价格坚挺,棉农纷纷改种大豆,导致植棉面积缩水,非官方已经调低了全国产量预测。 澳大利亚:目前,当地新花采摘已经全面展开,预计将在4月底进入尾声。从采摘情况看,单产比较乐观,但改变不了棉花减产的既定事实,据澳大利亚国内机构预测,本年度全国棉花产量为24-25万吨,创下23年来的新低。 津巴布韦:近日,当地主产棉区普降大雨,气温下降,对已经开始吐絮的棉花非常不利。预计2007年全国棉花产量在12万吨左右,同比略有增长,从采摘情况看,今年的棉花质量不错。4月份,津巴布韦将进入籽棉收获旺季。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