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产棉国3月份棉花市场综述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显示,本年度截至3月21日,全国已累计收购皮棉630万吨,同比增加15.9%;加工皮棉590万吨,同比增加26%;销售新棉401万吨,同比增加42.2%,加上储备竞买的30万吨新疆棉,新棉销售量预计为431万吨。 后续资源的日渐减少成了支撑国内棉花企业看涨信心的重要因素,此外,即将在后半场“亮相”的进口棉也有望扮演行情推进器的角色。不过,上述两点能否真正兑现仍是很大的未知数。近期中国国内棉花价格的持续下跌说明,市场距离反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3月下旬以来,国内部分地区的现货价格不涨反跌,但从总体看,标准级棉花价格稳定在13000-13200元/吨的水平。纺织企业仍在等待下发关税外进口棉配额,棉花企业阶段性还贷压力增大,是导致近期现货价格弱势难改的直接原因。从籽棉收购市场看,虽然下游需求仍然低迷,但由于棉副产量行情看好,国内籽棉价格异常反弹,轧花企业颇为踌躇。 印度:由于后续资源日渐稀少,加上此前一周持续降雨,影响新棉采摘,目前,当地新棉上市量大幅萎缩,3月11-17日上市的籽棉数量仅为6.8万吨,同比下降40%。2006/2007年度截至目前,印度新棉上市量累计超过了380万吨。从国际市场看,在经历多轮上涨后,近日,印度棉花公司已经连续下调出口报价。 希腊:目前,当地主产棉区天气状况比较稳定,但整体偏旱,春播工作进展缓慢,不过,近期出现的降雨天气对即将开始的新棉种植有利。去年冬季,希腊雨量充沛,因此今年的灌溉用水比较充足,棉花产量前景乐观。 巴基斯坦:不期而至的降雨给巴基斯坦增添了不小的麻烦。目前,巴基斯坦部分产棉区已经开始新棉春播,但由于近日连续降雨,导致气温下降,小麦收获缓慢,新棉播种进度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纺织企业由于担心降雨天气引起皮棉现货价格继续上涨,于是纷纷加大补库力度,巴基斯坦棉花价格因此获得有力支撑。 埃及:3月11-17日,埃及累计出口棉花304吨,不足前周的1/3。截至目前,2006/2007年度埃及已累计出口棉花5.26万吨,占预计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坦桑尼亚:由于去年国内棉花价格涨势较快,坦桑尼亚棉农的积极性大大增强,非官方预计2007年的棉花产量将近10万吨,同比翻了一番。预计新棉采摘将如期开始。 津巴布韦:目前,当地天气状况良好,部分地区的新花采摘已经零星开始。预计2006/2007年度津巴布韦棉花产量有望超过11万吨,从采摘情况看,新棉质量不错。 阿根廷:近日,阿根廷部分地区频频降雨,新棉采摘受到极大影响,但雨水天气对棉花后期生长应该比较有利。目前,当地已经转晴,干燥天气对新花采摘非常有利,预计4月份将进入大规模收获阶段,产量预期较为乐观。 美国:目前,当地棉花市场交易仍显清淡,新棉春播已经陆续展开,不过,来自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竞争使得棉花播种面积面临很大威胁,部分地区预计将有超过30%的棉田“改名换姓”。从国际市场来看,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出口周报显示,截至3月15日,美国陆地棉净出口量为6.11万吨,较前周增长19%,较前四周平均出口量增长了16%。 巴西:今年2月份,巴西棉花出口量同比下降12.7%,创下年度新低,为1.83万吨。从去年8月到今年2月,巴西累计出口棉花23.3万吨,同比下降将近40%;而进口量却猛增了两倍多。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06/07年度巴西棉花产量为130.6万吨,出口量为28.3万吨。 巴拉圭:受降雨天气的影响,此前一段时间,当地籽棉收购进展缓慢,2006/2007年度截至3月中旬,全国累计收购籽棉4万吨,仅为去年同期的44%。目前,降雨天气已经停止,新棉收购进度有望加快,但产量因雨而减的阴影开始显现。 澳大利亚:上周,当地主产棉区天气晴朗干燥,对新花采摘比较有利,预计新威尔士和昆士兰部分地区的籽棉采摘将在4月上旬全面展开。据美国农业部3月份预测,2007年澳大利亚棉花产量为24万吨,同比大幅下降,澳大利亚国内机构的预测也只有25万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