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2006年广东口岸棉花进口四大问题不容忽视


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发布时间:2007-2-7 14:56:43  

目前,棉花已成为我国继大豆、食用植物油之后的第三大进口农产品。据海关统计,2006年广东口岸进口棉花20.1万吨,价值2.7亿美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3.1%和10.2%;进口平均价格为1314美元/吨,上涨6.9%。其进口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主要自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进口 2006年,广东口岸自美国进口棉花7.8万吨,下降18.6%;自澳大利亚和印度分别进口棉花4.8万吨和3.5万吨,分别增长44.5%和2.5倍。自上述3个国家合计进口棉花16.1万吨,占广东口岸棉花进口总量的80.1%。 二、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为主 2006年,广东口岸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棉花12.4万吨,增长5.5%,占广东口岸棉花进口总量的61.7%;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棉花4.2万吨,下降24.3%;以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方式和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方式分别进口棉花2.7万吨和0.8万吨,分别增长87.8%和5.1%。 三、进口量随价格波动,进口平均价格上涨 2006年,广东口岸棉花进口量随价格波动明显。自5月份起广东口岸棉花进口平均价格由1288美元/吨的低位开始上升,升至7月份由1320.3美元/吨的高位开始下滑,9月份平均价格跌至1264.1美元/吨,为全年最低点,10月份又由该拐点上升,到11月份广东口岸棉花进口平均价格升至1351.1美元/吨,为全年最高点。 2006年,广东口岸棉花进口呈现量增价扬的主要原因是: 一、发达国家取消棉花出口补贴。美国于今年8月份取消了棉花出口补贴,同时给予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棉花免关税和免配额的双免市场准入。由于美国在全球棉花市场占据40%的份额,此举对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影响较大。 二、国内市场产需缺口较大。2005年我国棉花产量570万吨,缺口430万吨需要靠进口棉花来填补,给外棉提供了打入我国市场的机会。 三、国家采取应急措施满足纺织企业的用棉需要。2005年以来,尽管存在诸多贸易摩擦等多种不利因素,使棉纺织行业出口增幅有所放缓,但整体仍呈增长趋势。2006年我国为满足纺织企业的用棉需要,弥补国内产需缺口,采取在提前发放棉花配额的基础上,又适当增加配额额度的应急措施。 四、国际市场棉花价格起伏不定,企业加紧采购。由于国际棉价起伏起不定,我国棉花进口企业为防止棉花价格上涨带来的经营风险,纷纷加紧棉花采购。 五、人民币升值给进口棉花带来了更大的价格优势。近段时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虽不利于纺织品出口,却给进口棉花带来了更大的价格优势。 2006年,广东口岸棉花进口呈现量增价扬的原因很多,但带来的四大问题不容忽视: 一、进口棉花的冲击直接影响国内棉农的植棉收益。在进口棉花的冲击下,我国棉花种植面积连续下降,直接影响上亿棉农的植棉收益。 二、进口棉质次、量亏、夹有害虫问题频频发生。仅2005年因进口棉质次、量亏、夹有害虫问题造成的对外索赔就高达4606万美元。不仅损害国内企业和棉农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使中国在国际纺织品原料采购上处于被动的局面。 三、千军万马经营、加工棉花,造成棉花资源浪费,产需出现巨大缺口,使棉花产业已处在棉花战略短缺期和高风险期。一方面,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设备老,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手段落后,产品档次不高,造成棉花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棉纺织业迅速扩张,原料需求水涨船高,加工环节产能过剩和加工企业的散、乱、小,造成棉花资源浪费。上述原因使我国对棉花的需求逐年扩大,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产需出现巨大缺口,使棉花产业已处在棉花战略短缺期和高风险期。 四、棉花价格上涨使一些棉纺厂被迫减产甚至停产。棉价的大幅上涨使下游加工厂很难转移增加的成本,企业利润受到一定的影响,使一些棉纺厂被迫减产甚至停产,下岗职工人数增加。 从2006年国际国内棉花种植面积下降、消费增长的情况看,预计2007年棉花资源将进一步趋紧。 为此,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一、增加棉花产能、确保棉花质量。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棉花产业的扶持,出台关于棉花收购价格的保护政策,稳定棉农的收益,提高棉农的积极性;稳定植棉面积,增加我国棉花产能,扩大供应,降低对外棉的依存度;建设优质棉基地,推进棉花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及不断加强棉花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力度,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棉花单产;提供优质棉种,生产出等级符合、无异性纤维、无污染的精品棉,提高棉花的国际竞争力,以优质的国产棉和进口棉进行价格竞争。 二、进一步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并有效调节市场。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棉花生产经营管理,采取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棉花加工、经营和纺织企业为龙头,联合棉花专业合作社带动千家万户棉农与市场对接,建立稳定的利益合作机制,实现农企双赢;建立客观、准确的数据统计系统、预警系统,确保信息发布及时、系统、准确,以降低棉花生产、经营和决策风险;积极发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行业组织作用,加强棉业、棉商之间的协调合作,规范竞争,自觉抵制恶性竞争;引导棉纺织企业将重点转向研发、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靠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内部消耗,应对原料上涨危机。 三、积极推进棉花生产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非洲和中亚是全球棉花重要产区,坦桑尼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苏丹,以及吉尔吉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有大规模宜棉产地。国家有关部门应积极推进棉花生产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既能有效补充我国棉花需求不足,又能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