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收储过后 棉市波澜不惊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07-1-30 15:25:20  

前不久,国家发出收储30万吨新疆棉的公告。消息传出,在一些相关行业中掀起了几许波澜。目前,收储工作顺利完成,其实际影响又是如何呢? 要说最近棉花市场及棉纺行业的热点,新疆棉收储不能不算一个。在收储消息刚传播出去时,不少棉商原指望它能影响棉市,拉高棉价,然而实际结果或许并未如他们所愿。据业内人士介绍,这次收储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收储影响不大 关于此次收储的目的,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发布的公告是这样解释的:“由于本年度新棉上市以来,国内棉花收购价格一路走低,致使丰收之年棉农收入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为稳定棉花市场,保护农民利益,发挥好储备‘蓄水池’作用,国家制定了此次收储计划。” 但在纺织行业内,还是有人表示了担忧。一位专家对记者说:“现在,新棉的销售才开始,还谈不上卖棉难的问题。收储也不一定能真正保护棉农的利益,更多的还是在保护流通领域的利益,而且对纺织企业购棉会带来影响。”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在全面分析了行业发展形势后认为,此次收储30万吨新疆棉,标准级棉按每吨12700元作为收储的最高到库价格,价格上是比较合理的,对市场影响不大,对棉纺企业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而且能照顾到新疆这一产棉大省的发展。 没有拉高棉价 此次收储之所以没有拉高国内市场的棉价,有专家认为,和收储的特点不无关系。 本次收储的最大特点是只收储新疆棉,据说这是历来收储政策中少有的,而且从价格和数量两方面来看都不会刺激内地棉价的大幅上涨。首先在价格上,标准级棉12700元/吨的到库价格对新疆棉确实有支撑作用,但新疆与内地空间距离上的间隔,使得新疆棉价格对内地棉花价格起到的影响是间接的。“不能认为标准级新疆棉到库价格12700元/吨,运到内地价格就是13200元/吨,即内地最低价格是13200元/吨。”一位对此次收储比较熟悉的人士这样告诉记者,“中储棉收30万吨新疆棉是为了保护新疆棉花产业各方利益,不是为了赚钱,即便有赚钱的意图短时间内也不一定能达到目的。”其次在收储量上,虽然当前可供纺织企业采购的新疆棉少了30万吨,但和本年度新疆棉约225万吨的预计产量相比,只是其中的较少一部分,也不足以促成价格较大幅度的上涨。 本次收储的另一个特点是时间的限制。收储从2006年12月26日开始,到2007年1月17日达到30.08万吨以后就结束了,这和上一年度的收储有较大不同。业内人士说:“上一年度是将收储价挂到这里,想什么时候卖什么时候卖,即现货市场不理想直接交储就是了。”但本年度的收储期限为一个月,收储量达到后即停止,这种时间限制给卖方带来了心理压力,也抑制了对市场上棉价的冲击。 本次收储的第三个特点是对交储量下限的放低及对上限的设定。上一棉花年度的收储政策规定最低交储量为500吨,上限没有规定,这使得规模小的棉花经营单位望尘莫及。而这次收储政策则规定:属于已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棉花每次交货数量最少不低80包,最多不超过800包;属于非仪器化公证检验的小包棉花每次交货数量最少不低于100吨,最多不超过200吨。也就是说,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棉花一次交储量为20吨~200吨,小包棉花为100吨~200吨,不但下限大幅降低,还规定了上限,有利于中小型棉花企业的参与,会相对减少大型棉企先组织货源再交储以赚取差价的行为。 棉市以稳为主 根据对各主要棉花市场价格的跟踪情况来看,收储确实没有起到助推剂的作用。在河北邯郸,收储的消息曾令一些棉企振奋,部分县市提高籽棉收购价格,以吸引棉农踊跃交售,但纺织厂没有积极采购的动向,收购价格又开始下调。在河北衡水,收储开始后,棉花市场对此反应较冷淡,市场报价没有如前期人们所预料的那样跟风上涨。在山东武城,收储开始了3天,棉市依旧,纺织企业仍然随用随买,皮棉价格基本稳定。 尽管如此,从国内市场来看,近期棉花价格还是呈走高的趋势。不过,对本年度的棉花价格走势,业内人士认为还将保持平稳,小幅波动是可能的,但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在饱受前几年大幅波动之苦后,纺织企业已较理性,不会去抢购,大多用一点买一点,从而抑制了棉商的炒作。“而且现在企业手中的资金大多较紧张,真正有钱的企业棉花已储备得差不多了,没钱的企业想囤积也没那实力。”一位棉纺企业的负责人由衷地说。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