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征收6%~40%滑准税,对于棉纺企业意味着什么


来源:中国纺织报     发布时间:2007-1-24 9:35:17  

滑准税可谓是加在棉纺企业头上的一道紧箍咒。虽然从2005年开始实施后,纺织行业一直有异议,但它还是被执行了下来,并且每年都在作调整。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了《2007年关税实施方案》,其中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将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征收6%~40%滑准税。这一新方案对于棉纺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解读新政 新滑准税方案的内容概括起来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当进口棉花完税价格高于或等于11.397元/公斤时,暂定关税税率为6%;当进口棉花完税价格低于11.397元/公斤时,暂定关税税率按一定公式计算。 新方案公布后,不少人对它作了解读。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此次税率调整的基调是高等级棉的税率稍调高,中低等级棉的税率有所降低,特别是低等级税率降幅较大。 如果根据2007年1月棉花进出口汇率调整通知,人民币汇率取7.8198,那么新政策下临界点(即11.397元/公斤)对应的外棉CNF报价为64.64美分/磅,高于这个价格将执行6%(原方案为5%)统一滑准关税,低于此将依公式计算滑准税率。 按照新方案,有几个比较关键的外棉报价分界点值得注意。一是59美分/磅,据说它是新旧方案的分界线,如果外棉报价高于它,则新方案下外棉进口成本将高于原方案;低于这一价格,外棉进口成本则呈现大幅减少的趋势。二是45美分/磅,即在45~59美分区间,随着外棉报价的下降,外棉进口成本较原方案也将减少0~1100元/吨。三是64.64美分/磅,外棉报价在此之上,则统一执行6%滑准税,而外棉报价在59.00~64.64美分/磅范围时,外棉进口成本较原方案增加0~350元/吨。 显而易见,新方案使得那些需要进口高等级棉的企业增加了原料成本,而需要中低等级棉的企业进口成本似乎有所降低。对此,业内人士是如何看待的呢? 纺织之痛 当记者拨通一位老专家的电话时,这位在棉纺行业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的人正因为新滑准税方案急得上了火。她说,新方案使部分企业的棉花进口成本进一步提高,利润空间被再次压缩。我国棉花进口成本比其他国家高出30%,甚至40%~50%,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如何维持?在她看来,纺织不属于高科技领域,和电子产品不同,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纺织品是民用消费品,大多数都没有很高的附加值,如果再失去成本优势,企业就难以生存。2006年我国进口纱线增长较快就是一个证明,对于下游企业来说,谁的棉纱价格低,当然就购买谁的,市场竞争是残酷的。 当记者问及新方案对进口中低等级棉是否利好时,她说不尽然,因为原来的方案就不合理,税率太高,现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几十元、上百元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她忧心忡忡地说,原来进口棉价相对较低,企业还可以通过使用进口棉来平衡支出,现在进口棉与国产棉价格一起走高,使企业的处境更加艰难。 专家的话虽然一针见血,但新方案到底影响如何,企业应有更切身的感受,于是记者采访了两家使用普通进口棉的企业??河北宁纺集团与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他们一致表示新方案对企业的影响与原方案比没有多大变化。宁纺供应处的高经理说,公司进口的棉花通常是55~56美分/磅,按新滑准税方案计算,价格没有多大变化。 山东华龙每年都要从美国、印度、非洲等进口2000吨~3000吨棉花,其副总经理董书善也认为新滑准税方案对于他们影响不大,但现在能感受到棉价的上涨。他说,2007年比2006年经营更加困难,出口退税率降低、能源价格上涨、汇率变化、招工难,现在加上原料成本上升,企业要突出重围委实不易。 谁能受益 对于新滑准税方案的公布,和纺织企业的反应不同,棉花企业非常欢迎。 在一家专业网站发起的“新滑准税对市场是利多还是利空”的讨论中,很多棉商对后市颇为乐观。一位网友认为:“外棉算上滑准税后进口价不低于13500元/吨(应该还高点),89.4万吨配额内的棉花用完后,纺织企业要进口棉花可都是13500元/吨以上的了。新疆棉由收储价格顶着,运到内地也得13500元/吨以上,还没有算利润,如果内地棉商买,应该不只是这个价了。地产棉现在价格低点,但是新疆棉、外棉都在13500元/吨以上,地产棉不能总在13000元/吨以下吧,得涨!” 这位网友的话很明了地阐述了外棉与国产棉之间价格的联动,然而正如另一位网友指出的:“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供求关系,求方应该是主要方面。大家还是多关注纺织市场的走势,棉花是纺织原料,要由纺织来消化。看看影响纺织品的价格因素,是利多还是利空,对后面的棉花市场就清晰了。”棉花与棉纺本是在一个产业链上,二者的荣与损密切相关,看来在二者间寻求一个更好的利益平衡点还需要探索。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