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C:2006/07世界棉花供需状况及价格预测
世界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11月14日在美国华盛顿意大利使馆举行第485次常务委员会会议,11月27日发表了会议记录: 国际棉价走高 2006年8-10月,考特鲁克A 指数平均为 59美分/磅,比去年同期上升 4美分,但是价格走势与去年不同:考特鲁克 A 指数从8月初到10月中旬都是缓慢下降,然后回升;去年这段时间A指数则是一路上升,然后下降。今年棉花的价格走势有一个特点,就是8月份以来,考特鲁克A指数和纽约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走势出现了分歧。考特鲁克A指数和纽约棉花期货价格之差,在8月初只有 5美分/磅左右,9月初扩大到 8美分/磅,后来仍然大致维持着这个差距。究其原因,可能是美国从2006年8月1日起取消了 Step 2 补贴,迫使美国国内棉花价格比起国际价格来略有降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美棉的最大买主中国减少了棉花采购量,同时美国的产量也不像原先估计的那么低。 2006/07年度国际棉花产量稳定 预测2006/07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510万吨,比去年多了 450,000 吨。全球棉花种植面积可能略高于3450万公顷,是10年来第二个植棉面积最大的年份。预测全球平均单产量仍然稳定在 729千克/公顷,比五年平均值多48千克。中国的棉花产量可能达到650万吨,印度460万吨,都是前所未有的水平。收获时节中国的天气良好,对提高单产很有帮助,估计棉花质量也会好;在印度,天公同样作美,风调雨顺,加上多种了一些改基因棉花,产量一定会提高。与中、印两国相反,美国的棉产量要减少460万吨(减产11%),巴基斯坦减产200万吨 (下降 5%)。原因是美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巴基斯坦主要产棉区旁遮普省遭受卷叶虫病袭击,影响了棉花生产。 估计乌兹别克的棉花产量为 110万吨,比去年少110,000 吨。预测非洲法郎(CFA)区内的棉花总产量为 950,000 吨,由于单产提高,所以尽管种植面积减少了,但是产量下降并不多。该地区内各国的产量也各有不同:其中布基纳法索为330,000 吨,历史最高;多哥20 000吨,是20年来的最低水平。 欧盟的产量将下降20%,降到 430,000吨。在实行新的欧盟棉花体制的头一年,西班牙和希腊都减少了种植面积,使棉农们维持在能得到新的关联支付的状态。不过,由于采取了奖励纺织厂降低生产成本的措施以及天气不太好,西班牙的棉花产量下降了一半左右,只有 40,000吨,是10年最低水平。希腊也减产了,主要是天气不好造成的,估计产量为 390,000吨,比去年下降 9% 。不知道今年希腊纺织厂是不是也想降低成本。2006年9月7日,欧盟法院以生产成本中没有说清楚劳动力成本,以及实行棉花行业的改革政策以来缺少对纺纱业潜在效益的检验为名,决定不再执行支持棉花改革的政策。不过,这项政策将在进行重新审视之前继续有效,可能会延续到2008/09年,这就表示2007/08年度的棉花产量仍难以提高,至少在西班牙是如此。 在南半球,2006/07年度的种棉工作已经开始了。南美的种植面积会有很大增加,巴西和阿根廷增加得最多。然而澳大利亚会减种40%,由于气候干旱,棉花面积可能会减少到200,000 公顷。以此推测,2006/07年度南半球的棉花产量将维持为220万吨。 2006/07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放慢增速 预测2006/07年度全球的棉花消费量为2560万吨,在中国消费增长的带动下,将比去年提高3% (去年增长了6% )。预测今年中国的消费量是1020万吨, 占全球消费量的40%。 预测2006/07年度全球棉花进口量为910万吨,比最多的2005/06年度少5%。自2000/01年度以来,全球棉花进口量的多少,日益取决于中国的进口水平。估计2006/07年度中国进口量为37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0%,而在2000/01年度,只占 1%,2003/04年度增加到27%。不过关于中国2006/07 年度进口量的估计有很大不确定性,因为信息不足,缺少中国棉花储备公司的买卖数据,不知道会消费多少。 自2005/06年度以来,世界棉花的出口结构有些改变。印度成了第三大出口商,(去年还是第14位)。2006/07年度印度还能保住这个位置,可能会出口830,000吨棉花,主要目的地就是中国。 2006/07年度棉花价格预测 两大变数影响着棉花价格:1) 除中国以外的棉花库存/应用比,2) 中国净进口量和中国以外国家的用量之比。这两个因素对2006/07年度全球棉花价格的作用相反: 除中国大陆以外,棉花的库存/应用比出现自2002/03年度以来的首次下降,将从2005/06年度的86%跌到2006/07年度的78%;这对国际棉价的影响视正面的 中国棉花净进口量将比去年少13% ,这一因素将对国际棉价产生负面影响,06/07年度棉价是涨是跌?两种情形都有可能。根据ICAC的价格推算模式,第二个因素的比重要比第一个因素大两倍,估计2006/07年度世界棉价是稳定的。但是,如果中国净进口量对应用量之比这个因素对国际棉价的影响小于其他因素的影响,2005/06年度就发生过这种情况,那么2006/07年度全球棉价也可能上涨。 ICAC的计价模式预测,2006/07年度的季度平均考特鲁克A 指数为63美分/磅。ICAC常务委员会秘书长根据自己的判断,认为2006/07年度的价格等于63美分/磅减去一个标准偏差,大约是56美分/磅。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