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大降价,中国油价不跟风?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时间:2006-9-18 14:53:00
受国际能源机构调低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等因素的影响,12日纽约市场油价继续下跌,每桶下跌1.85美元。这与今年7月14日78.4美元的历史最高价相比,下跌了约18%。“低油价周期来了”成了共识。在此背景下,逐渐与国际接轨的国内成品油价是否会下跌? 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以前低价收购再经长途贩运还有利可图,现在收购价涨、油价也涨,算上路桥费、养路费等费用,成本高得吓人,因此搞长途贩卖的人越来越少。 “以油价每升上浮0.4元计算,公司目前日行驶公里数达11.5万公里,按每辆车平均百公里耗油28升计算,日耗油量为32200升,每日多支出1.3万元,全年下来多支出将近480万元……”沧州市一家货运公司负责人大叹苦经。由于公司是大型物流企业,客户基本上是长期的合同客户,运价都在合同已经签订,油价涨高,运费不能上升,就只有拒接长途业务了…… “车轮子”跑不起来,商品流动不起来,最终受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室主任姜克隽表示,近期是油价波动比较厉害的一个阶段,但不能据此认为国际油价将会很快回落到50美元甚至40美元。 “不能因为近期一个短暂的跌价就认为国际油价已经进入了低价周期。”国泰君安证券石化行业首席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油涨跌不一定引起国内成品油涨跌,国际原油价格跟国际成品油价格是两码事。他们之间一般存在着滞后期。在国外石油交易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这个滞后期一般是2-3天。尽管在理论上,80%-90%的国际原油价格涨跌,均会引起国际成品油价格涨跌,但是,也存在着国际原油价格涨跌,不一定引起国际成品油价格涨跌的情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