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配额新政能否盘活纺织业?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布时间:2006-8-16 15:29:34  

  鸡肋还是馅饼?   似乎很难给纺织品出口配额一个准确的定义。   时至8月,2006年全年的纺织品出口配额只动用了近1/2。而同时由于受制于配额成本,诸如沃尔玛等大买家已经开始把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纺织品出口配额十分宝贵,为避免政府通过艰苦努力为企业争来的这些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商务部对于此次出台的“配额新政”确实是煞费苦心。   据商务部内部人士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透露,配额分配新政的另一层含义,则是为配额制的全面改革进行实验。   配额使用不足倒逼新政出台   眼睁睁看着纺织品配额市场价一路下跌,自己却得为中标配额支付几倍的成本,一直为此烦神的纺织企业终于等来了商务部的“配额新政”。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商务部此次推出的“促销”新政,把配额取得方式由“竞标”改为了“招标”。即把出价最高者中标,改为只要出价达到最低标准的企业,便都可以获得配额。   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资格获得购买“平价配额”的机会,此次商务部对可以“平价购买”配额的企业也作出相应的限制,力求做到“奖惩分明”,只有那些在输欧输美配额第二次竞标中交纳购买金额和保障金的企业才有资格购买。   由于配额使用不足,倒逼商务部推出配额分配的新政,以提高配额的使用率。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06年度输欧、输美第二次竞标中,竟有1800多家企业在中标后放弃缴纳保证金,占全部中标企业的1/3强。   政府有关部门希望,这一新政能够全面盘活早前已成“鸡肋”的输欧输美纺织品中标配额,使得流失的订单能够回流。   能否全面盘活纺织业   配额不足已经让部分纺织企业涉足非法转口,虽然商务部重拳出击加大惩治力度,但收效甚微,尚未达到预期效果。此次的新政出台,能否从根本上遏制非法转口?能否使流失的订单回流,全面盘活纺织业?   第一纺织网的分析师马正午近日接受《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说,受新政策影响,纺织品的配额价格将面临大跌,能够改变配额使用率低的现状。新政策将全面盘活原先险些烂在企业手中的招标配额,而这部分配额占市场总量的30%,“这将大量增加可流通的配额总量。”   而许多企业老总则有自己的看法。“7月份是出口的高峰期,现在时间有点晚了,预计流失订单50%都回不来!”某公司纺织企业老板表示。他认为,订单外流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纺织服装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的不稳定。   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了解,近期的一个有关《纺织品临时管理办法》在线调查显示,约有过半数的受访者对今明两年的纺织贸易环境持不乐观态度。同时大多数人认为企业的生存压力过大,前景堪忧。“投入多、回报少,风险大、收益小,纺织行业太难做了。”浙江绍兴某布料生产的钱总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讲。今年,出口退税率的下调、纺配政策的不完善以及人民币的升值和纺织原料价格的上涨给企业生存带来的困难较为突出。   纺织品贸易研究专家、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黎友焕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配额始终不能解纺织企业之渴,巨大的纺织品产能将通过新的渠道释放。只要企业转口成本低于获取纺织品配额的成本,那么“转口贸易”就不容易制止。尽管商务部的配额新政,可望促使配额价格的大幅下降,降低企业的配额成本。但新政未必能阻止大量订单外流至周边国家,在此情况下,能否有效扭转配额使用率低下的尴尬局面仍是未知之数。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