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管理方法即将出台
商务部的《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仍在修改之中。日前(7月25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相关内容还没有最后定稿,预计一周内就会发布公告。 至于修改的内容,该人士表示,主要是当前纺织品市场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纺织品配额使用问题、保证金问题等等。“都还没有最后确定,还在研究中。”她说。 纺企面临内忧外患 “一些企业配额用不完,另外一些企业得不到配额,限制了出口,还导致了配额的炒作,这是当前纺织品出口的突出问题。”纺织品贸易研究专家、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黎友焕说。 商务部对此也极为关注。近日,商务部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广州、上海、青岛三地召开了纺织配额招标紧急会议,讨论纺织品配额新的分配方案,而此前的7月11日,商务部发文宣布收回1800多家企业的纺织品配额。“事实表明,如何提高纺织品配额的使用效率,已成为当前解决纺织品出口问题的当务之急。”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而对于纺织品企业来说,当务之急还不仅仅是配额的问题。配额浪费、炒作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对国内纺织品企业向欧美“转口贸易”的限制随后而来。7月12日,商务部向国内纺织品出口企业发出通报,严禁企业利用第三国或地区的产地证明和标签向对欧美进行非法“转口贸易”。 业内人士分析,商务部出台政策制止非法“转口贸易”,一方面是迫于欧美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限制“转口贸易”的机会来提高纺织品配额制用效率。 “转口贸易”难禁 尽管商务部的规定将对国内纺织企业造成很大影响,但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解决“转口贸易”的问题并不简单。“在全球市场下,解决转口问题成本非常昂贵,协议双方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源和手段。” 在她看来,“转口贸易”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国是全球唯一受美欧纺织品设限的国家。因为其他国家不受此限制,使得中国纺织企业从事非法转口的机会大大增多。她认为,国内纺织行业产能非常大,只要企业转口成本低于获取纺织品配额的成本,那么“转口贸易”就不容易制止。 黎友焕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配额始终不能解纺织企业之渴,巨大的纺织品产能将通过新的渠道释放。他同时指出,“转口贸易”也不会行不通,但方式和方法将出现较大的变化。国内纺织企业应当学习江浙企业在意大利生产皮鞋的经验,在国外市场作简单的贴牌生产,这样就能绕开贸易壁垒。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