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服装行业家族企业:优势劣势都明显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发布时间:2006-7-27 9:02:34  

“夫妻店”、“家族企业”算得上是中国民营企业创业的通行模式。“‘家族企业’好像和服装业特别有缘,深圳服装企业中有大量的‘家族企业’,有的做得相当不错,也有不少在发展壮大中遇到了麻烦,甚至像流星一样划过一道亮光就陨落了。”昨天,在谈到深圳服装行业做大做强的制约瓶颈时,许多业内人士发出这样的感叹,“服装业的家族企业在挖第一桶金时有它的优势,但在做大做强时,无一例外地需要解决好对外开放的问题。” 深圳服装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做外贸加工起家的,规模以小型居多,行业门槛较低,只要有订单,夫妻、姊妹联手,有的搞设计,有的负责加工,有的负责外销,集资几万元启动资金,就可以新张开业了。而且,创业时期,亲人间对报酬不会特别计较,工作起来也是不遗余力,遇到挫折能够同舟共济。事实上,深圳的一些知名服装品牌,最初都是由家人联手打拼出来的,如今做得相当红火。 市服装行业协会新闻中心负责人赵子益说,看起来,“夫妻店”、“家族企业”颇能胜任深圳服装企业的初期发展。但企业想做大做强时,“家族企业”就会遇到发展瓶颈,需要进行管理转型。 深圳歌力思服装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国新分析,深圳服装业中确实存在“家族企业”,而且数量不少,主要原因在于,在门槛较低的服装业中,家人共同创业,大家互相信任,运作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但是,“家族企业”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如果各个层级上安排的都是家人、亲戚,不仅企业制度很难建立,管理难以落实,而且难以引进和公平对待外来高素质人才,肯定会影响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意大利确有不少服装企业是家族式经营的,有的延续了几十年,但是发展速度比较慢。歌力思创业伊始,就决定避开家族式经营模式,从营销、设计、行政等方面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不断完善激励监控机制,给予发挥才能的平台,正是这样的发展模式才造就了歌力思年均递增50%的上升速度。 华鼎集团品牌管理公司总经理刘刚自称属于“职业经理人”角色,他协助大学同学在服装业一同打拼,公司打造的菲妮迪品牌发展迅速。他说,华鼎集团的几个大股东之间是兄弟关系,他们在创业之初走的就是现代企业管理之路,如他本人就是老板聘请的管理人之一,而且一直合作到现在。“企业引入职业管理人越早越好,这样便于双方磨合,企业到一定规模时再考虑管理转型,就会产生阵痛,甚至出现危机。” 刘刚认为,家族成员在企业中介入面越广,分布层级越多,转型越麻烦。虽然,国外不乏家族企业成功的例子,但中国国情不一样,我们对私有财产管理、运作、监督的法律制度不如人家完善,财产管理的社会服务水平不如人家高,几乎每一方面都得亲力亲为,也就是说要求家族的每一公司成员都是所任职岗位上专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服装业中不断有“家族企业”因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而出现挫折乃至解体的事例。前几年,深圳某个女装品牌风行一时,其缔造者是一对夫妻。随着企业迅速壮大,夫妻双方的亲戚纷纷加入,陆续占据公司要职。后来,形成了“夫派”和“妻派”两股势力,双方经常在利益分配、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等方面产生分歧,以致吃饭桌变成了会议桌、争议桌。最终,闹得夫妻分手,公司受损,品牌逐渐淡出市场。 “深圳服装业界的家族企业要上规模,要快速做大,老板们必须敞开心胸,努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且越早越有利。”夏国新说。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