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纺织品分配机制改革箭在弦上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7-21 15:51:28  

商务部近日公布了对纺企浪费纺织品配额的处罚办法。1800家未按时缴纳中标保证金的企业,将被收回中标数量,并取消2006年度、2007年度配额的投标资格。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表示,相关部门对浪费配额的企业进行惩罚也只是向企业传递一种信息,配额浪费不仅仅是因为配额分配管理机制存在问题,还包括很多国人对目前的国际纺织市场形势看不清楚,以及周边国家不受配额限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配额使用率不高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31类输欧美设限纺织品配额的使用率都不高,集中在30%-40%的居多,而输美666类产品的使用率仅为3.52%。从商务部了解到,此次放弃配额的企业大多为中介和小企业。 “我们广州的许多企业已经将出口方向转向不受配额限制的意大利、韩国。虽然我们手头有订单,但欧美的采购商却不肯接受配额所增加的成本,只能靠企业自己内部消化,企业面临的压力很大。”广州南大地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毅雄表示。 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一方面是欧美采购商今年将部分低价位的订单转到不需要配额成本的印度、越南等,另一方面是国内生产企业因无法承受配额成本而出现倒闭的情况,出口欧美的情况并不太理想。 谁为配额浪费埋单 据发现,在2006年度配额第二次招标中有5107家企业中标,而此次未交保证金的企业有1800家,占到35%。为何逾1/3的企业放弃了辛苦竞得的配额呢? “无法盈利当然不会开工,企业无法承受比市场价远高得多的中标价。尽管我们上了商务部的“黑名单”,被取消两年的投标资格。但这并不怪我们,怪只怪商务部的规定不够灵活,导致很多配额用不完,但我们却要为高价配额做亏本生意。”一位老总私下透露。 “现在的配额市价大多低于当初中标价,个别种类甚至跌到了当时中标价的70%-80%。这对95%已交纳保证金的企业而言将是亏损。”上海世之维信息咨询公司总裁、原国家纺织工业局行业管理处处长樊敏表示。 原中国驻旧金山及纽约总领事馆商务参赞何伟文认为,造成纺织品配额浪费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分配机制本身,对浪费配额的企业进行惩罚只能徒增企业的成本压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分配机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 改革势在必行 70%、30%,这是目前主管部门采取的分配比例。70%配额按以往业绩免费分配,而只有30%配额公开竞标。 一方面是大企业的免费午餐,另一方面是为极少数量的配额中小企业争得头破血流。两极分化导致许多大企业的配额用不完,而中小企业由于配额过于零散而被浪费的尴尬现状。 据悉,商务部酝酿将业绩最低分配量从200件提高至1000件,以保证配额得到有效利用。种种迹象表明,纺织品出口配额管理制度的改革已是箭在弦上。 “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很多矛盾已经摆在这里了,改革势在必行。”商务部调研组的负责人、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黎友焕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他透露,目前政府、专家学者、协会以及企业仍在讨论,暂时还没有找出治本的方法,尽快出台修改后的《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也只是权宜之计。 《办法》修改涉及到很多利益的博弈,这种博弈不仅体现在政府、协会以及不同企业之间,还体现在与欧美国家之间,因为国内制度变化势必会影响到欧美市场。这给《办法》修订增添了很多难度。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