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各方压力显现 行业调整政策频顾
一、上周回顾:市场仍在观望,各方压力显现。 1、原料方面:上周涤短行情趋于平稳,各厂家的产品报价,基本没有明显的变化,不过实际成交价为则有所波动,市场上1.4D的主流送到成交价视品牌不同约在11900-12100元/吨,而且由于销售不畅等原因,实际成交价为下让的厂家有所增多,市场上的实际送到成交价在向11900元/吨的水平靠拢,部分也有11800元/吨的价位。另外,部分贸易商也由于对行情信心不足,有低价套现的现象。而行情相对疲软的主要原因仍然是需求低迷,成交清淡等,而且从当前的走势看来,由于下游纱线同样行情疲软,因此近期内涤短行情难以回升。不过考虑到上游的原料成本,行情大面积的下滑也缺少绝对的理由。只是目前厂家的库存水平正在升高,因此后市行情的不稳定性正在加大。 上周粘胶短纤市场总体表现为先低后稳,由于工厂都不愿将价格调整公开,因此市场报价表面上并未作出大的调整,但实际成交价位已经进入了调整阶段。1.5D*38mm中高档产品在13500—13600元/吨之间,个别中低档产品公开调整100元/吨,较低在13200-13300元/吨左右,一般在13300-13400元/吨左右。 2、纱线方面:纱类行情变化不大,其中江浙市场上纱线的价位基本平稳,尤其是棉纱,除了气流纺纱需求增加,价格上扬以外,其余棉纱几乎“纹丝不动”,而纯涤纱由于成本原因再次跟涨,幅度比较一般。但由于销售上阻力明显,不少品种的纱线成交价位出现下跌,厂家方面的产品库存也有较明显的增加,现纱厂正在逐步提高用棉比率以及缩减生产负荷。人棉纱方面,纱线需求正式进入淡季,随着人棉布的销量持续缓慢下滑,纱线市场日趋偏弱,但厂家报价稳定。 3、坯布方面:上周华东地区天气持续炎热,坯布市场的远程客商依旧甚少。从品种走势看,常规品种整体报价依然平稳,然而一种经纬线都以JC40s+JC20s为原料,经纬密度为106X70,采用“异经异纬”平纹组织在喷气织机上交织而成,“咪咪格”面料尤为引人注目,而且受当地童装生产所青睐。人棉布市场销量持续呈下降势头,虽然报价维持平稳,但实际成交价已有适度让价。全棉牛仔布近来当地童装企业询价者增多,产品趋向薄型适应初秋童装制作。涤棉坯布近来市场有所表演,其中、市场的涤棉帆布呈“挟量走强”态势,产品价格走势却平稳,另外T/C80/20 90/10纱交织坯布销量普遍上升,其中一款T/C90/10 47" 45*45 88*64十分走畅,主要是秋冬装口袋布的需求上升,涤棉系列库存较大目前价格难以提升。从目前棉布城行情分析看,整个市场走势呈夏秋品种交替时期,棉布进入适度盘整阶段。 二、本周展望:行业调整利刃一出,纺企需自保。 1、棉纺原料方面:据消息称,国家将下发90万吨进口配额,要和新疆棉“买一送一”,现在正在九个部委会签,一头是关系着纺织企业生死存亡的利润空间,面对着的是人民币升值与国际社会的设限压力,纺织企业的生存与否关系着国内众多劳动力的压力问题,另外一头是棉农和棉花企业,此次可能再次成为政策的牺牲品,棉花价格在这样的形势下,本年度将再无“出头之日”。而涤短似乎也气数已尽,虽然原料价格持续走高,但由于下游不景气的态势没有改善,涤短也失去了底气,能否继续保持目前的价位,还要看原料的拉力。 2、纱线与坯布市场:鉴于上周国家对“非法转口”和出口配额的政策高调出现,体现出国家对纺织品出口市场的整治决心,此前一直称“行业调整”的口号看来并非徒有其名,今年以来,纺织企业不断受到国家政策的“眷顾”,一方面政策不断的出手,“修理”纺织行业内不良现象,逼迫纺织企业自行遵守行业秩序,加强行业升级等,另一方面则出手相扶,在使用进口棉可大大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增发进口棉配额,以利于企业正常运转,而且国家相关部门也不断在努力,试图加强和国际社会的合作,以利于出口不再受缚于“设限”。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