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腈纶行业:微利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6-30 9:49:03  

微利与腈纶行业连在一起,也就近一两年的事。原因是多方面的,国际化纤生产格局的改变,国内投资的不断增长,相近可替代品种的激烈竞争,以及原油价格的高位运行,一步步将国内腈纶行业逼进了微利时代。 尽管如此,腈纶行业还是吸引了大量投资。2005年国内腈纶总产能依旧保持了明显的增长趋势,比2004年增长的幅度有了进一步增加,达到了16%。同时,国际上部分老牌腈纶企业退出了腈纶行业,留下的大企业转向开发差别化腈纶纤维,常规腈纶品种产能大量向中国转移。但事实上,国内常规腈纶品种的需求量并没有相应增加,2005年腈纶纤维的表观消费量为117.13万吨,比上一年仅增加了4.6%。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上原料成本过高,使常规品种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 据记者了解,在2005年新上了杭州湾和宁波丽阳两家腈纶厂,共计11万吨/年的产能后,今年国内腈纶市场产能还将进一步扩大。吉林奇峰产能为15万吨/年的腈纶装置预计将于10月份开始投产,这无疑使得国内常规腈纶产品供应量进一步增加,各企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同时, 聚酯纤维等替代品对腈纶纤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聚酯纤维与腈纶纤维之间较大的差价,下游不少用户也在努力开发聚酯纤维替代腈纶纤维的产品,例如涤纶制毛绒玩具、地毯等。因此,从腈纶产业长远的发展来看,同类替代产品的竞争也将愈演愈烈。 高进口依存度说明了什么 记者了解到,国内产能迅速增长,市场是明显的供过于求,但同时,国内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数量不小的腈纶纤维产品,似乎不可理解。据统计,2005年全年我国腈纶进口量达到了43.33万吨,虽然比2004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在总量上仍是将近国产的一半还多。 专家告诉记者,进口的主要品种是国内企业不能生产或是产品性能不过关、不稳定的差别化腈纶纤维,而且国内市场对于这种差别化腈纶纤维的需求量在与日俱增,因而表现出我国腈纶纤维进口的高依存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差别化腈纶纤维的生产,技术难度高,对设备要求严格,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投入大,而且需要下大力气与下游企业的搞好对接和服务,市场风险要明显大于成熟的常规产品。因此,更多的国内企业还是愿意抱着一两个成熟的常规品种过苦日子,也不愿或者说是不敢去碰差别化产品。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不说,也影响了国家总体纤维差别化率的提高。 目前,我国腈纶的差别化率近30%,远不及发达国家。意大利Eni-MonteFibre公司的差别化率为39%,日本Exlan公司的差别化率为35%,而钟渊化学公司完全生产改性腈纶,差别化率为100 %,英国Acordis公司碳纤维占20%、有色腈纶占70%。而数据显示,国际差别化率高的国家和地区也恰恰是我国差别化纤维进口的主要对象。日本、我国台湾省、韩国、泰国是我国腈纶短纤主要进口来源地。腈纶丝束主要进口来源地为韩国,其次是我国台湾省和日本。腈纶进口量最大的前三位分别是日本、我国台湾省和韩国,日本居首位,2005年进口日本的腈纶数量几乎是台湾省以及韩国的近两倍左右。 差别化发展成为破冰之路 目前国内腈纶生产企业的这种生存状态,使企业不得不思考今后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甘于只抱着一两个成熟的常规品种过苦日子的状态。因此,企业之所以参加行业聚会的热情很高,主要是他们想通过集中交流以及上下游的直接沟通,寻找适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差别化腈纶品种,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上海石化差别化腈纶产品开发生产的成功经验颇为引人入胜。据上海石化腈纶事业部总工程师介绍,去年,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差别化纤维生产同比增幅达26.96%,差别化达到33.10%,同比增加了10多个百分点。上海石化的多品种腈纶科研基地正在逐步发挥作用。据介绍,多年来,尽管上海石化的腈纶产量一直居全国之首,但差别化却一直徘徊在20%之内。随着常规品种竞争的加剧,企业决策层清晰地认识到,腈纶行业的竞争主要是差别化产品的竞争,于是逐年增加人力、物力和资金上的投入,在新产品的研发、运用和推广上狠下功夫。 上海石化差别化腈纶产品开发最为业界关注的是填补国内空白的原液着色腈纶纤维和抗起球腈纶,而且这两种差别化纤维已成为国内腈纶企业争相研发、生产的热门品种。另外,抗菌导湿腈纶纤维、防螨抗菌腈纶纤维、负离子腈纶纤维、抗静电腈纶纤维、导电腈纶纤维、远红外腈纶纤维、抗紫外腈纶纤维、异型系列腈纶纤维等其他差别化纤维的研究开发,上海石化也颇有成绩。 北京华源亚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舒星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他认为,选择正确的开发方向,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品种,是差别化纤维生产企业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同时,选择诚信度较高的代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专营销售制度,参与研发,共同推广,以及寻求足够的利润支持都非常重要。舒星还认为,企业产品持续、稳定地投放市场,对新品种开发具有系统性,建立可监督的销售网络等等,都应该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腈纶产品的差别化发展必将成为国内生产企业突破微利的利器,也将为众多贸易商和终端用户带来无限商机,腈纶行业也将因此而重新焕发活力。令记者最为欣慰的是,不管是市场的作用,还是人为的自觉,中国的腈纶生产企业终于在转变观念,不再死抱着一个品种,一条道走到黑。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