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奇杯”T恤设计大赛绘出亚洲T恤流行色
我国T恤的面料开发、花型设计水平较低,与世界水准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材质选择不够宽泛、花型设计不够新颖、对色彩的把握能力尚需提高、整体感觉缺乏时尚性和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惟一针对T恤进行设计的国际性大赛,“盖奇杯”亚太地区T恤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并早已令业界所瞩目。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流行色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承办的2006/07“盖奇杯”亚太地区T恤设计大赛再次全面启动。 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勇指出,在坚持“推动中国T恤设计的整体提升,促进亚洲地区纺织品设计机构和设计人员的交流与合作”的宗旨下,“盖奇杯”亚太地区T恤设计大赛自创办以来,倡导的是创新,推动的是创新,而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不只是色彩方面的创新,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包括从色彩——面料——纹样——款式以及新纤维、新技术的应用等,是综合实力的创新,大赛也在求新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梁勇认为,当前党和政府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而创新也是大赛的核心和立身之本。因此即将举行的本次大赛将更加重视原创,强调时尚感。最近,中、日、韩三国的色彩机构负责人在韩国首尔召开了亚洲色彩联合会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通过亚洲色彩与时尚机构的力量整合,提升亚洲企业的时尚性和引导性,把加强亚洲时尚话语权作为重要的目标和使命。 梁勇说,T恤是服装产品中最为普及的一个大类,由于T恤的款式变化较少,因此T恤的面料开发与花样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色彩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纺织加工企业很多,几乎所有的国际T恤服装都在中国加工,但大多数都是国外设计的,所以我们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国内市场上,T恤消费量也在增长,但全国上万家T恤生产企业,又有几个品牌为消费者所熟知?因此,提高我国T恤设计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梁勇指出,我国市场上的T恤多是低价位的大路货,趋同性强,缺少自己的风格。T恤图案设计中,没有把个性、审美与时尚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些图案就是照搬照抄国外设计的,并不适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有的甚至是庸俗的、低级趣味的。这些对于我国T恤消费文化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中国T恤时尚的发展应当是符合当今的世界潮流、积极向上、高档化、精致化、多元化的。 梁勇说,在美国市场上,T恤是仅次于牛仔的第二大类服装品种,每年美国市场的T恤销量高达10亿件之多,这与美国追求穿着自由的文化特征相符合。随着美国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在国际上的风靡,T恤时尚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很快就成为全球广泛流行的大众服饰。它不仅穿着舒适、随意,而且还具有张扬个性、宣泄情感的功能,表现出穿着者精神风貌及文化品位。随着我国时尚多元化和服装民主化的发展趋势,T恤日益受到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消费者的喜爱,其舒适、休闲、时尚、自由的特性也是与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相吻合。 梁勇认为,“盖奇杯”亚太地区T恤设计大赛为我国的T恤设计引进新的理念与元素,为T恤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T恤流行趋势发布将会更好地引导业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制作,同时还将引导消费者进行理性而清晰的时尚消费,使消费者购买舒适和时尚味道更浓的T恤产品。更为重要的是,T恤流行趋势的发布,将有助于逐步建立中国富有民族特色的T恤文化,最终产生出融合国际时尚潮流、中国文化元素及流行色彩的T恤作品,从而实现艺术价值与市场实用价值的兼得。 梁勇指出,在纺织服装领域,色彩贯穿了纺织服装产业的各个环节,从产品设计与开发,通过流行色应用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减少库存;通过色彩管理和控制,提高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与效率;最后通过色彩营销,提高消费者的认知与购买欲望。上述这些在国际上都有许多理论和成功的实践,也涉及到诸多学科。这些都是流行色协会要关注、探究的,帮助企业学会利用这些流行色信息和色彩科学理论,提高产品竞争力。我们要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指导下,以2006/2007“盖奇杯”亚太地区T恤设计大赛为契机,提高我国产品原创设计,重点开展流行色的推广与应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