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苎麻纺织:前景不容乐观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6-28 16:47:02  

“十五”期间,随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再度崛起,占有世界99%份额的中国苎麻纺织业开始走出低谷,再度步入上升通道。湖南、四川等省份,地方政府、民营资本纷纷看好这一行业,谋划在原料种植、产品加工和贸易方面有更大的投入。 从苎麻行业目前的状况看,虽然有包括棉花资源短缺、油价攀升导致化纤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支撑这一行业继续发展,但其它麻类产品价格竞争、行业内部无序竞争压力和产能过剩等原因,都使苎麻行业未来三至五年内风险增加,所以按原有模式简单做大产业不可行。 产业恢复发展态势明显 根据苎麻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我国“十五”期间,苎麻长纺锭由235936锭增长到441920锭,增长了87.3%;苎麻短纺锭由265836锭增长到485180锭,增长了82.5%。工业总产值由31.3亿元增长到65.8亿元,增长了110.2%。主要苎麻纺织产品产量纯苎麻纱由17007吨增长到41013吨,增长了141.2%。苎麻棉混纺纱由38938吨增长到68496吨,增长了75.9%。纯苎麻布由5593万米增长到11460万米,增长了104.9%。 在产能扩大的同时,与五年前苎麻纺织行业相对低谷期相比,这个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由34.3亿元增长到67.5亿元,增长了96.8%。出口创汇由1.14亿美元增长到1.56亿美元,增长了36.8%。利税总额由3.35亿元增长到3.67亿元,增长了9.6%。出口苎麻纱线由27031吨下降到7370吨,下降了72.7%。出口苎麻织物由7927万米增长到8006万米,基本持平。 毋庸置疑,“十五”期内是中国苎麻纺织工业快速恢复发展的五年。在这一时期进入苎麻纺织业的资本,大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资本回报率较高。 短期利多因素还将刺激行业发展 从今年形势看,棉花资源将再度出现一定的短缺,这对于苎麻纺织企业构成利好。业内人士预计,2006年棉花缺口可能高达400万吨,加上美国政府计划在今年8月份取消对棉花出口的补贴,棉价可能出现较大波动。为此,今年棉纺企业会加大使用苎麻纤维的力度,苎麻业一直比较头疼的落麻可能价格上扬、麻棉混纺产品品种、数量和市场开发面都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一家苎麻下游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生产卷烟传送带,一般采用纯进口化纤材料。但随着国际油价飙升,这种特殊化纤材料价格猛涨,卷烟企业也难以接受。结果,这家企业部分使用苎麻丝生产的卷烟传送带价格竞争优势凸显,产销两旺。这一事例比较直接地说明,油价上涨导致全球纺织格局中以化纤为支撑的世界纺织原料体系已开始动摇。专家说,在欧美一些著名的化纤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利用非石油资源生产纤维的领域,同时加大了对天然纤维及产品的开发力度,如麻纤维和竹纤维就是开发的重点。苎麻纺织业将直接受益于这一变化。 从产业政策导向看,苎麻纺织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范畴。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全国棉纺生产能力从2000年的3400万锭增加到2005年的7500万锭,增长了一倍多。聚酯产能从2000年的49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800万吨,五年净增1300万吨。到2005年,我国年纤维加工量已达2690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36%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额1175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的24%。劳动力密集和低附加值的纺织业迅猛发展,促使国家注意其潜在风险。有关部门在纺织“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将行业结构调整重点放在加强对纺织品新材料的投入,麻、毛、竹等非棉类天然纤维等再生资源的研发和产业化上,苎麻纺织业显然在其列。 来自湖南沅江市的一家企业表示,近些年,苎麻纺织品出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除原有的欧美、东南亚、中东外,非洲市场(主要是南非市场)有较大的发展。另有专家说,中国输美非棉制植物纤维制品(847类)2006年为1764.7万打,比2005年增长12%;2007年为1985.3万打,增长12.5%;2008年为2303万打,增长16%。因此2008年前,我国麻纺织品出口到美国增长平稳,市场不会有大的波动。 此外,在国内很多纺织品交易平台上,记者见到越来越多的苎麻服装、床上用品等开始出现,并受到一些具有较高消费能力、追求自然风格的国内消费者青睐。过去苎麻90%出口的状况,可能随着国内市场的普及程度提高而产生较大的变化。 深层次矛盾暴露可能重挫苎麻纺织 从2003年开始,苎麻行业年年都面临着原料价格问题的困扰。而2004年7月份苎麻原料价格涨到9000元/吨的高位后,近两年时间,苎麻原料价格产区调拨价基本稳定在9000余元/吨,厂家、麻农关于苎麻收购价的对峙几乎年年发生,加上苎麻行业发展本身对原料的需求增加,导致这一产业在原料和制成品之间操作空间很窄,产业发展受限制。从目前情况看,2006年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在7941万亩左右,在自然气候正常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前提下,预计总产为560万吨(2005年棉花产量570万吨,缺口400万吨)。籽棉收购平均价格预测为5.55元/公斤(2005年为4.36元/公斤),增幅为27.3%。这对苎麻原料价格将构成一定比价效应。因此,很多规模化苎麻纺织企业将今年原麻收购价定为8500元/吨,多少有些一厢情愿。 在湖南洞庭湖区和全国其它苎麻主产地,苎麻脱胶污染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国内一位权威专家告诉记者,很多苎麻精干麻生产企业,粗放生产,不愿为脱胶废水的治理和回收投入资金,导致这些企业COD、BOD严重超标,含有大量化学溶液的黑臭脱胶废水直排,严重地污染了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苎麻脱胶污染,比纺织印染更甚。而相对于棉纺来说,苎麻纺织业规模只称得上是个对国民经济影响微不足道的“小弟弟”,环保风险如此之高,存在着国家从严控制、甚至不惜牺牲局部利益保证环境全局的风险,值得引起计划进入这一领域的各路投资主体高度重视。 在湖南洞庭湖区,有越来越多的县市开始种植亚麻。一些新的亚麻纺织企业也在不断加入市场。这种状况,导致过去畸高的亚麻纺织品价格开始回归。在湖南市场,一套亚麻汽车坐垫售价低的在300元至400元之间,而过去动辄上千元。业内人士说,亚麻织物降价的空间还很大,使用更舒适,竞争力很强,这对未来苎麻织物定价直接构成威胁。 此外,虽然国内市场有所启动,但很长一个时期内,出口依然是苎麻产品的主要出路。在此背景下,这个行业还不得不面对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发生的可能,很难寄希望长期平稳发展。 近些年,国内很多民营企业进入苎麻纺织业,单纯从数据上看,行业产能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权威专家们说,这些年新上的一些企业,包括一些在业内颇有名气的企业,除了在机制、管理上有所进步,初步实现减员增效之外,产品、设备、销售渠道基本上是老一套,技术上没有多少创新,行业基本上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短短几年的复苏,马上出现了产能过剩、利润水平低微的状况,因此从行业整体面貌上看,很难说当前的苎麻纺织业,已经具备朝阳产业的主要特征。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