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企业再赢美国反倾销
2005年5月3日,美国金刚石锯片制造商协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和韩国的金刚石圆锯片及部件发起反倾销调查。随即,美国商务部对中方提起反倾销,被起诉企业达50余家,其中涉案金额1/3来自石家庄博深工具。 6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终裁中国金刚石圆锯片未对美国同业造成损害,否决了美国商务部的终裁。 河北省商务厅有关人士介绍,这是我国近年美对华反倾销史上一次鲜有胜利。 博深位列被调查之首 “我们在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个消息。”石家庄博深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深工具)负责反倾销事务的赵学介绍,美国市场占其出口的60%。此次反倾销涉案金额约2600万美元,博深涉案金额达800余万美元,占涉案总金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被美国商务部列为被抽样调查企业之首。 在被美国商务部提起调查后,2005年5月,博深美国公司聘请美国律师和一名美国经济师,代表中国金刚石锯片的所有涉案企业,应诉美国贸易委员会(ITC)的损害案。 美商务部错误频出 2005年12月2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初裁结果:中国的倾销税率是0.11%--164.09%,博深公司的初裁税率是16.34%。 “这与最初测定的结果有差异,我们检查后发现美国商务部的计算有误,他们答应在终裁中进行修改。”赵学介绍,今年年2月27日至3月3日,美商务部官员对博深公司进行了实地核查。5月17日终裁结果竟然是:中国企业的倾销税率为2.5%——164.09%,博深倾销税率34.19%。 “终裁税率竟比初裁还高!”赵学气愤地说,美国商务部在终裁时采用了起诉方提供的极不合理的替代财 务数据和极不公平的归零原则。 而实际上,WTO早就裁决美国商务部的归零原则是违法的,美国商务部今年4月份已宣布取消归零原则。而美国商务部在计算时却没有应用到本案中,使得终裁结果比初裁还要高。 积极应诉取得胜利 美国商务部的错误计算以及国内企业的积极应诉,2006年6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终裁未对美国同业造成损害,否决了美国商务部的终裁。至此,为期1年的反倾销案终以我方胜利落下帷幕。 据此,中国该类产品能像过去一样对美正常出口,无需缴纳反倾销关税。 拒绝应诉等于“不战而降” 河北省商务厅的有关人士介绍:“能在ITC终裁胜诉,在近年的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中是很少见的。”该人士指出,之所以此次中国产品能免遭反倾销“大棒”,是因为我方提供了足够证据。 他介绍说,近年来,河北企业遭遇反倾销越来越多,除了政府部门给予企业支持外,作为企业一定要积极应诉,拒绝应诉等于“不战而降”。一旦反倾销指控成立,受损的不仅是一家企业,而是整个产业。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