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扒版”服装生意火爆
目前,部分消费者到大商场买下新款名牌服装,再到裁缝店仿样做一件,然后把服装退回去。针对这一现象,昨日暗访了长春市的服装市场,据业内人士介绍,长春市场上有5成左右的名牌服装属于“扒版”,服装市场出现了专门的“服装探子”,小裁缝店都能做“扒版”服装,但现行法律没有相应的处理条款。 知名品牌10%营业额被仿制 时尚的李小姐介绍了一种既省钱又能追逐流行的办法。“到大商场挑新款服装买下来,再到裁缝店仿样做一件,然后将服装退回去。”李小姐说,这样她一年买服装就能节省近万元。 在重庆路上几家大商家也了解到,现在确实有少部分顾客仿样子先买后退的情况,而且在知名品牌的新款服装上比较突出。 某商场女装部王经理说:“知名品牌约有10%的营业额被仿制。” 小裁缝店都做“扒版”生意. 随后,以消费者的身份对北安路一带的裁缝店进行了暗访。在暗访的4家店中,店主都表示可以做扒版服装,样品在店里放1天即可。其中,有2家店老板表示不做“扒版”裙子。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女老板介绍,“做一条裙子手工费才40元,根本不咋挣钱,而一套西服就180元。” 当表示要仿制一件品牌服装时,一位姓徐的老板笑着说,“是不是要做扒版服装啊,一件还是批量?”看来他们已经熟知其中门道。 据桂林路一家店的老板董女士介绍,现在服装市场上有专职“服装探子”,他们专门帮助一些服装店老板扒服装样子或打听进货渠道。 专职“服装探子”需要用相机拍下服装的正面和背面的样子,或者打听出服装的进货渠道,或者把衣服买回来再退掉。“服装探子”完成一天的工作可以得到50元钱。“这些人一般都隐藏在各个店的老顾客群里,与店主关系都不错。”另外一种高级“服装探子”就是在广州、上海等地不惜高价买回样品,然后将样品发回厂家做样子生产出仿版服装。 长春市场“扒版”服装约占5成 在黑水路一外贸店,假称要批发一批新款女装,但要正版的时,店主带着嘲笑的语气说:“老妹是新手吧?不熟悉行情,做正版的有几个人能买得起?” 在另一家“老人头”名牌服装店内,店主自称是该品牌的吉林省总代理商,但店主给的批发价只有150元到200元,问他价格这样低,会不会是仿版的时,他说绝对是正版,并让放心拿去卖。而一位业内人士则道出了内情,据其介绍,这就是“扒版”服装,长春市场上有5成左右的名牌服装属于“扒版”。 在另一家女装店内询问价格时,营业员说批发价120元,但同样款式名牌服装零售价是900多元。于是问她:“同款名牌卖900多,你这个是仿版的吧?”服务员说:“是仿版的,但你拿去卖一定不会出事!”据了解,这些仿版服装虽然不是名牌,但是由正规的已经注册的厂家生产,虽然款式是模仿别人做的,但所用的商标不一样。 趁机问她:“那有没有款式相同又标有名牌标签的呢?”她说:“那种仿版很少有人敢做,否则被工商部门查到要被罚款!”接连走访了几家店,得到的答复大同小异。 从某品牌代理商王小姐处了解到,长春市场上“扒版”服装进货价都几十元,利润却可以达到3—10倍。 服装厂对申请专利“不感冒” 如此多的“扒版”服装,到底来自哪里呢?长春市某服装厂的赵经理说,虽然做“仿名牌”服装是不太合法的,但是一些小的服装厂为了快速回笼资金,也会铤而走险。“扒版”服装各个服装厂都很喜欢做,因为这块的管理还比较模糊,而且都是现金结账。 “我们也在力推自己的服装品牌,现在仿别人的也是不得已,这样可以尽快提高自己设计师的水平,一举两得。”但是赵经理也非常担心地说,当他们品牌做大的时候,同样需要解决“扒版”问题。 对于如此猖獗的仿名牌,难道各个品牌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办法吗?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目前给一件服装的外观申请专利需要1300多元的费用,手续办理期为半年,在申请号下来之日起,如果出现仿冒服装,专利人就可以到法院起诉。 而吉林省某品牌代理商金女士却说,很多国际知名品牌也在“扒版”,一个知名品牌的老总曾说过,他们愿意支付“扒版”这笔罚款。金女士举了一个例子,以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为例,它一年能生产出近千个款式服装,如果个个申请专利需要130万元,如果市场上出现“扒版”,走法律程序投入的人力物力将会相当庞大,所以很少有企业进行此方面的投入。 “扒版”行为监管处于真空 从吉林省工商局消保科徐兴华处了解到,对于长春市场上出现的仿名牌服装,他们会一律检查后没收,但是对于“扒版”服装然后挂上别的商标,他们很难根据现在法律条款采取相应措施。吉林中吉律师事务所王宏律师说:“除非服装厂家有该服装的专利,否则出现服装样子被仿而商标不同的情况,现行的法律并不认定为违法行为。”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