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羊绒企业要在基地建设上争高下
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对外发布的2004年羊绒衫市场调查报告显示,鄂尔多斯等四大知名品牌合计吸引了全球1/3的市场购买量。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羊绒制品的竞争已经走上品牌化的行途。今后,谁拥有优质山羊绒生产基地,谁就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商业先机。 基地建设是内蒙古羊绒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 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认为,基地建设是自治区羊绒产业今后发展的重点。按照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要求,内蒙古羊绒基地建设要以品种改良和饲养方式变革为重点,基本稳定数量,增加单产,提高基地生产水平。内蒙古自治区受草场载畜量的限制,山羊养殖量发展空间不大,羊绒产量增幅有限,而羊绒加工能力却严重过剩。今后羊绒加工业主要的竞争优势要建设绒山羊的养殖基地。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巴彦淖尔市北部和阿拉善盟大部分地区,主要山羊品种是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阿拉善型),优势产区集中在以上3个盟市的10个旗,数量在583万只以上。因其所产羊绒洁白度、细度优于其他品种,成为优质羊绒产区。这也是鄂尔多斯集团、维信集团等规模加工企业羊绒基地的主要竞争地区。全区6个主要种羊场这里就占3个,鄂尔多斯和维信集团还有7个种羊场;这里还集中了60多家羊绒规模加工企业。因此这一区域内要大力发展优质绒山羊养殖。而在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周边地区、兴安盟南部和赤峰市北部区域内,主要品种是乌珠穆沁白绒山羊和罕山白绒山羊两个优良品种和部分杂交、土种山羊,数量大约在990万只。全区绒山羊养殖优势产区集中在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6个盟市的、17个旗县(市区)。因这一区域内的山羊个体产绒量高(平均产绒量在400克以上),又被称作高产羊绒产区,是自治区羊绒加工企业的重要原料产地。据有关报道显示,到2010年,赤峰市巴林右旗年生产羊绒衫能力可达到100万件,将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最大的羊绒生产加工基地。2 005年,该旗绒山羊存栏达到126.3万只,年产羊绒403吨,一直与北京雪莲、鄂尔多斯集团保持着密切联系,成为稳定的羊绒供应基地。 绒山羊基地建设选育和改良品种也关键 据有关人士介绍,内蒙古今后将继续扩大种羊场种羊生产规模,增加人工授精站点,加快白绒山羊的选育和改良步伐,提高产绒量。到2010年,种羊场良种羊生产能力达到3万多只,可配种公羊可达到3000只,年生产冻精20万支,基本满足全区绒山羊改良之需,羊绒平均个体产量比目前可提高36%。加快绒山羊基地建设,将内蒙古打造成国际型羊绒产业基地,形成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建立羊绒产业生产力发展中心,培育发展自有品牌和名牌产品,使企业进行以基地建设为核心的创业路,是内蒙古羊绒业今后发展的总趋势。 2006年国内有着软黄金之称的羊绒,其市场走势也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权威人士分析:今年羊绒总产量依然不足求大于需。据统计,中国羊绒工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山羊绒产量和质量为世界之最,世界羊绒看中国的格局已经形成。现在,由于中国取消了无毛绒出口退税的政策,国外加工企业移师中国,令羊绒制品特别是成品服装的出口被普遍看好。而在山羊绒基地建设方面,内蒙古的6个重点种羊场和主要山羊绒的产地,将蕴藏着很大的原料市场优势,发挥这一地区优势,绒山羊基地建设选育和改良品种也就成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山羊存栏达到3453.5万只,比2004年的2578.02万只纯增了875.5 万只,增长了34%,比“九五”末增长了85%,年底存栏达到1750万只。在数量增长的同时,良种和改良种山羊数量大幅度提高。由于山羊存栏量大,良种和改良种山羊比重高,羊绒产量大幅增长。去年羊绒产量达到6500吨,比上年增长了14.9%,比“九五”末增长了70.4%。目前,内蒙古盘古集团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拥有100万亩改良土地,其中一部分也用作改良绒山羊的饲养基地,为羊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证。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现已建成白绒山羊养殖小区5个。实现新推广的白绒山羊新品种4个,共计12万只,改良白绒山羊17万只,提高白绒山羊产绒量0.1公斤每只,新增优质白绒山羊8万只,增建纯原种繁育基地5个,进一步推动全区白绒山羊养殖基地建设,推进白绒山羊模式化舍饲技术快速推广。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