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高端解读纺织品贸易一体化


来源:中国纺织     发布时间:2006-6-1 8:49:40  

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球纺织经济论坛”3月27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开幕。 本次论坛是在全球纺织品贸易向一体化回归但又出现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复杂局面下召开的,主题是“合作发展与公平贸易”,目的是为了一体化进程的全球化实现,共同建立世界纺织品贸易秩序,实现新的共赢的多边关系,促进各国纺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由于近年来中国纺织品引发了一连串的贸易磨擦以及欧盟和美国的设限,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焦点,因此本次论坛受到广泛关注。会上全国政协徐匡迪副主席、商务部薄熙来部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世贸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哈宾森先生、德国纺织服装工业联合会舒沃泽会长、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高德康总裁、台湾纺拓会王文渊董事长、法国高级时装公会戈巴赫主席、江苏梦兰集团钱月宝董事长、 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河明根副会长、国际纺织服装局摩尼执行主任、印度棉纺织品出口促进会帕托迪亚会长、埃及棉花及纺织品工业控股公司格朗尼总裁、香港纺织业联会李乃会长、芬兰纺织服装工业协会马提拉高级顾问、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周少雄总裁、丹麦纺织服装联合会杜邦·梅森副理事长、孟加拉纺织协会阿瓦尔会长分别致词与发表演讲。 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由贸易条件下广泛的国际合作和跨国资源配置,世界也需要中国这一消费大国和制造基地,全球纺织工业应携手并进、坚持公平贸易原则,共创合作发展新篇章。 2005年,是全球配额制度取消的第一年,配额的取消使中国积压已久的纺织品出口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释放,行业竞争力得到极大的展现。也是这一年,中国的纺织服装业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焦点行业,部分纺织品对原配额市场的出口增长,引起了一些世贸成员的关注,引发了一连串的贸易摩擦以及欧盟和美国的设限。 徐匡迪说,纵观历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调整,纺织工业的重心也因此出现了变迁,英国、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和东南亚都先后承接了纺织业的转移。这种转移并非是简单的一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入、另一部分国家和地区退出的替代,而是通过全球范围的投资、贸易和生产要素配置,使全球日益形成相互依存、彼此互补的完整产业链,从而构建出利益互补、生产者与消费者共赢的世界纺织业大格局。 2005年,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价值1175.35亿美元的纺织服装产品,为各国进口、批发、运输、零售人员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同时,尽管中国纺织品在生产和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在科技进步、研究开发、组织管理、产业链组合、现代营销等方面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中国纺织业与世界同仁在技术、投资、品牌和服务领域的合作潜力很大。 徐匡迪指出,随着纺织品和服装配额的取消,国际纺织产业结构和产业区域布局有所调整,种种矛盾和冲突的出现是完全正常的现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纺织业大国,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世界纺织行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一方面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维护中国纺织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在兼顾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努力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寻求合作发展。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经过新旧贸易体制交替的敏感时期,我国全球纺织品贸易仍保持了年均6.5%的增速。他说,直接和间接涉及1亿多中国工人和农民生计的纺织业,是彻底的“民生”产业。 薄熙来在本届论坛表演讲时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数量扩张不是中国纺织业追求的目标。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贸易大国,中国一直并将继续为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中国政府将采取积极措施,推动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同时薄熙来认为,全球化进程不是通过建立贸易壁垒就能阻止的,谁限制自由贸易,谁就是在浪费资源。中国纺织业促进了各国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过去5年,中国累计进口的纺织设备高达188亿美元。2005年,中国进口了235亿美元的纺机设备、棉花、羊毛、染化料、化纤及单体。其中,进口纺织原料及制品1287万吨;进口棉花257万吨,占世界贸易量的34%,仅从美国就进口了120万吨。预计到2010年,中国还将进口近400万吨棉花。中国纺机市场容量也在持续增长。 去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取消配额以来,美国针对中国纺织品发起了配额限制,欧盟亦威胁对中国纺织品发起配额限制。薄熙来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中国纺织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谋求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 薄熙来表示,纺织业作为中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也是彻底的“民生产业”,不仅为本国,更为全球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统计显示,去年中国纺织业直接就业人数近2000万,其中70%来自农村。全行业使用国产天然纤维约730万吨,直接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 “对中国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纺织业举足轻重,涉及数以千万计的低收入群体的就业、收入和生活。”薄熙来说。 他表示,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同时使各国消费者和同行广泛受益。薄熙来援引摩根斯坦利经济学家的测算表示,在整个纺织品生产、销售过程中,中国企业只赚取不到10%的加工费,许多与品牌、营销等环节相关的市场收益,都被其他国家的企业所分享。中国纺织业的蓬勃发展,为贸易伙伴国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为这些国家的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薄熙来在演讲中还表示,到2010年中国人均GDP将从现在的1700美元升至2700 美元,届时人均纤维消费量将升到18公斤,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我们对服装的消费将会有持续的增长,同时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地倡导建设我们的农村,中国有9亿人生活在农村,各国纺织品生产商都将在中国找到更多的商机和利润空间。 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纺织品消费第一大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已经从2000年的7.5 公斤上升到14公斤,几乎翻了一番;衣着类消费金额由3375亿元人民币增长到6826 亿元,年均增幅超过了15%。未来五年,将是纺织品消费快速增长的时期,包括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档服装在中国市场的消费也会看涨。 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会上提出,全球纺织行业正面临高技术推进产业升级和横向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两大趋势,各国纺织行业因此面临新的策略选择。 杜钰洲分析认为,2006~2010年,预计世界经济复苏,未来五年世界经济增速在4.3%左右;全球纺织已进入新的增长期,纺织贸易增速在6.5%左右。但纺织业在新时期面临新的发展特点。 首先,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全球纺织的产业升级。一方面高新技术不断唤起人们对衣着消费领域的更高要求:高质量、高功能、高情感、绿色消费、多元文化个性表达;另一方面,不断推进纺织传统技术的更新换代:以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带动多种现代学科、现代技术的交叉融合,在纤维材料、工艺、装备、流通、管理以及设计研发等方面为现代纺织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能力。 其次,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加快了全球纺织业的横向结构调整。全球化促使纺织业生产要素进行跨国跨地区优化配置,使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发达国家技术进步越快,向其它国家转出的成熟生产技术就越多。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通过承接产业低端制造环节获得融入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利用知识外溢效应和提高创新能力,带来后发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即使在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样存在互补关系,产业横向结构重组已成为当代纺织产业结构转移的主流。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资源禀赋好的国家还是差的国家,在新趋势下,尽管各自的机遇、发展的层次、路径不同,但有一点相同,即都离不开既合作又竞争的全球化关系,同在“开放、合作、共赢”体系中。 杜钰洲说,实践告诉我们,自由贸易是大势所趋,倒行逆施的贸易保护主义终将退出历史舞台。全球纺织结构横向转移已经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以及各自不同的机遇。但产业内横向结构转移是调整、合作、竞争,不断循环推进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既充满发展的机遇,也存在失败的风险。发达国家既可以从跨国配置中获得更大的垄断利润,同时也面对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挑战;发展中国家既可以从跨国配置中获得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失去自主地位的风险。因此,“合作、发展与公平贸易”作为全球纺织业的时代特点,决定着所有国家的策略选择。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