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纺织采购洽谈会:欧美配额"跑单" 纺企急谋转型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06-5-23 14:58:12  

5月21日9点整,杭州和平会展中心,三辆小巴次第停下,45名外国人鱼贯而入。 但这些纺织品买家很快发现:卖家没有买家多——在数千平方米的展厅内只有30多个展位。而2005年的“国际纺织品买家杭州采购洽谈会”,共有180多家企业参展。 随着欧美贸易设限以及一些周边国家的冲击,欧盟份额正在缩水。就在上述45位国际买家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众多本土纺织生产、销售企业的参展热情全无。 “跑单”之痛 在杭州知名品牌企业“流金岁月”展位前,记者看到其冬棉大衣样品,报价仅为8.5美元至27美元。整个上午,只有两位老外上前询价,双方交流时间不超过5分钟。 “‘光说不练’没用,我们要的是订单。”参展商李磊说,来自美国RIVERSIDE公司的买家对其制服样品赞不绝口,该公司专为可口可乐等一些大型企业制作制服,平均年需求在30万件左右。但当李磊邀请对方参观其工厂未获积极响应。 嘉兴市大江南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马锡毫也表示,如今做服装外贸生意已如同“鸡肋”:“上次广交会上接了些外单,但是后来考虑到利润不多,以及其他因素,我们放弃了部分。” “瑞典H&M公司已将一些原来给我们的小订单转移去了印度。”绍兴倍力纺织有限公司副总陈越表示,近年来欧美订单向东南亚一带大量转移,他的外贸生意日益艰难。 遭遇“跑单”之痛的浙江纺织企业,并非“倍力”一家。作为每年纺织品出口的“晴雨表”,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春季广交会上,欧、美客商人数均出现下降。 杭州海关的统计显示:一季度浙江共出口纺织服装5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29%;其中出口美欧设限类别纺织服装51.1亿美元,同比仅增长5.37%,增速比全部纺织服装出口增速低11.92个百分点。尽管这种回落有其理性的因素,但业内人士也指出,欧美订单转移也是导致增幅较大回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锡毫认为,由于前一阶段配额中介大量囤积炒卖配额,出口企业无力支付飞涨的配额价格,目前输欧、输美配额使用情况并不好,仍有可能出现大量“跑单”现象。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截至4月中旬,我国出口到欧美的受限纺织品中,大多数类别的海关清关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如此下去,今年必然会出现大量配额得不到使用、白白浪费,而欧美订单的转移自然会因此增加。 急谋转型 面对“跑单”频发、洽谈会业绩不彰引发的行业焦虑,浙江迪达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朱献荣认为,这是催促本土纺织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号。 美国C-ME公司负责人袁士麒向本报表示,国际买家不可能永远做低价生意,中国纺织行业也不可能永远都走低价出口的路子。未来,中国纺织企业可在自创品牌、设计研发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寻求突破。 本报记者调查时发现,部分浙江纺企已在产业链延伸方面作出了成功尝试。据杭州海关综合统计处分析科科长钱平透露:“这两年浙江纺织机械出口增幅都很高,去年出口1.9亿美元,增长了近80%,主要出口地区就是东南亚、拉美等地。” 浙江省外经贸厅外贸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纺机出口增长只是一个缩影,其背后是国际纺织产业格局的“结构性变化”。而我国纺织业无论在产品质量、产业链齐整度还是供货环节熟练性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结构调整有着相对较为充足的时间。 这位负责人认为,众多靠中低档产品“谋生”的纺企应积极实施升级、转型。他提醒说,“不要幻想2008年后,在欧美纺织品贸易配额相继解除后,欧美订单会多得做不完。”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