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国家发改委召开纺织行业运行座谈会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5-18 19:13:31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九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该«通知»,国家发改委近日在郑州召开了部分省市纺织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座谈会,围绕贯彻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若干意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促进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张莉介绍了当前全国工交及纺织行业运行情况及全年走势并结合«通知»提出了意见。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今年以来全国及工交经济运行形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良好。一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2%,略快于去年同期9.9%的增长速度,也高于2006年预期增长8%的目标。二是国内需求旺盛,全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40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三是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371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四是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3元,同比实际增长10.8%,比去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094元,实际增长11.5%,回落0.4个百分点。五是市场价格平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 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5%。 工交经济也呈现良好的运行态势。一是生产效益同步提高,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363亿元,增长21.3%,提高4.1个百分点。东中西部经济均保持了较快发展。二是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积极推进;水泥行业前十位大企业市场集中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继续下降。三是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状况继续缓解。国家电网范围内拉限电的地区同比减少一半,拉限电条次不足去年同期的1%,损失电量不足去年同期的3%。四是加工行业呈现产销两旺的走势。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消费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轻纺产品出口增势良好。 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有加剧的趋势。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仍未减弱;二是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三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继续加大;四是部分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五是局部性、阶段性的煤电油运紧张依然存在。 二、2006年纺织经济运行基本态势 (一)一季度纺织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今年是“十一五”起步之年,我国纺织行业开局良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快速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一季度,纺织行业在2005年工业增加值增长25%,销售收入增长26%,利润增长35%,投资增长35%,出口增长21%的基础上,各项指标继续实现较快增长。一是生产快速增长。一季度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5033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增加值1308亿元,增长21.7%; 纱产量344万吨,增长20.7%;化纤产量453.5万吨,增长8%。二是效益大幅提升。一季度,完成销售收入4780亿元,同比增长25.2%;实现利润139.5亿元,增长29.4%,其中棉纺、针织、服装、化纤同比分别增长51.6%、30.5%、29.5%和20.5%。三是出口势头强劲。一季度纺织品服装出口272.7亿美元,同比增长22.1%,比上年同期加快了3.1个百分点,主要是原非设限地区的增长。在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香港和美国名列前三位,其出口额占全部的42.4%。四是投资增势不减。一季度,纺织全行业完成投资297亿元,同比增长40.5%,比上年同期加快了14.3个百分点,比2005年全年增幅提高了5个百分点。 (二)当前运行中也存在着突出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仍应清醒地看到纺织行业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 一是纺织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首先,国际贸易摩擦仍是制约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因素。其次,对欧美出口增幅明显回落暴露出一些潜在问题。中美、中欧纺织品出口数量协议确定了年增12.5-15%的增长幅度,但今年一季度对欧美出口增幅远低于协议数量,出现了大幅回落,其中对美国出口仅增长4.8%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2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增长12.6%,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造成出口增长大幅回落的原因除了数量限制以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2005年纺织品配额取消,出口潜力得以集中释放,导致了上年一季度出口激增;二是去年我国出口政策不明朗,转移到其他国家的大部分欧美订单已很难回流;三是目前配额价格过高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减弱;四是东南亚地区纺织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力优势正在受到欧美进口商的青睐;同时地理优势及较短的交货周期也使一部分美欧订单流向地中海国家;五是欧盟正在实施保护本土纺织业,抵御亚洲生产压力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自己的产业链,二者汇总格局一旦形成,我国纺织行业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六是转口贸易正悄然兴起。再次,汇率机制改革以及出口政策调整将对纺织品出口带来极大影响。 二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也制约着产业发展。化纤行业产量约占全国纤维用量的65%,国际原油价格高涨造成化纤行业原料进口和生产经营的大幅波动,对行业影响较大。2006年的棉花缺口高达400万吨,由于国内外市场尚未接轨,不排除大幅波动的可能。美国政府计划在8月份取消棉花出口补贴可能会对国际棉花市场造成影响。纺织行业的环境保护也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据纺织行业协会统计,纺织行业用水量已排在我国制造业首位,而印染废水回收率却位于全国制造业最低水平。招工难、民工荒,劳动力短缺以及银行贷款难、流资不足也越来越成为困扰企业的突出问题。 三是部分地区企业盲目扩张势头仍然存在。十五期间,纺织工业投资年均增长40%,全国棉纺能力从2000年的3400万锭增加到2005年的7500万锭,增长了一倍多。聚酯产能从2000年的49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800万吨,5年净增1300万吨。目前棉纺投资势头未减,今年一季度,棉纺织投资在2005年增长56%的基础上又同比增长41%。值得关注的是,调查显示,约有35%左右的企业认为,本企业新增能力仍是国内一般水平,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情况下,一般水平棉纺能力继续较快增长,必然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 (三)2006年纺织工业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据权威部门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将保持4.3%的较高增速,我国经济增长也将超过8%,国内经济的稳步增长将有力拉动纺织行业发展。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2006年也是纺织行业全面实施结构调整之年,行业结构调整的效果也将逐步显现。因此,从总体上看,2006年纺织经济运行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但增速将有所回落。预计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4000亿元,增长20%左右;化纤产量1800万吨,增长10%;纱产量1560万吨,增长8%;实现利润将超过700亿元;出口1300亿美元,增长12%左右。 三、全面贯彻落实十部委联合下发的发改运行(2006)762号文件精神,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 (一)当前加快推进纺织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十五”期间,纺织行业快速发展,但数量型增长特征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行业多年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当前是加快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极好时机。国内外经济持续增长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纺织行业市场竞争充分,优胜劣汰机制已经形成;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形成了行业调整升级的内在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纺织行业在增加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引导企业积极有序加快调整,促进产业的升级,对于保持纺织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重点 “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要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全面推进科学进步,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将主要依靠原料资源和低成本人力资源的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逐步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迈进。围绕纺织行业“十一五”发展的目标,《通知》提出了结构调整七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一是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二是加大原料结构调整,实现原料的多元化;三是加快重点行业调整,推进结构优化;四是提高纺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五是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优化行业区域布局;六是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七是大力推进纺织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三)今年推进结构调整的几项重点工作及有关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把贯彻落实《通知》精神作为“十一五”各地推进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首要任务摆上日程,切实抓实抓好。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积极推动支持纺织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2.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防止低水平产能的盲目扩张;3.加快纺织自主品牌建设;4.推动企业落实社会责任;5.加快信息引导,促进纺织行业平稳运行;6.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