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国内棉市松动 只待上涨时机


来源:国际金融报     发布时间:2006-11-6 10:44:24  

往年的10月,国内的新棉收购已经进展过半,而这番火热景象却终于未能在今年重演。11月初,天气已开始转凉,国内棉花市场的行情也如此前一般的冷清。 中国棉花网10月23-27日的周报显示,“截至2006年10月25日,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的国内11省91县市的1029家农户已摘籽棉3042吨,占预计产量的88.49%,同比增加2.86个百分点;累计交售籽棉1190吨,占已采摘籽棉量的39.12%,同比下降32.23个百分点。”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本年度新棉采摘进度虽然略快于上年度,但是收购进度却明显落后,交售缓慢为本年度的一大特点。 今年的国内新棉收购市场,似乎从未使诸方参与者有过一些心平气和的感觉。8月初时,由于采摘进度低于预期,籽棉收购价格在炒卖中重蹈去年覆辙,一度升逾3元/斤。就在市场普遍对之忧心忡忡而多数大中型棉企也纷纷作壁上观之时,棉花行情却出现令人始料未及的大逆转。9月下旬以后,国内各地区的新棉收购价格先后跌破了2.7元/斤、2.5元/斤的心理支撑位。目前,山西南部一些地区的收购价格甚至已经降到了2.1-2.3元/斤的低位。 籽棉收购价格过低已经伤及了棉农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棉农来年种棉的积极性。国家曾试图稳定进口棉滑准税的基准价格以抵消市场对基准价格下调的预期,来支撑国内棉价并保护棉农利益。 然而,由于今年国内棉花收获量大及现货价格不断下跌等原因,一段时间以来,即便是外棉也已经无法刺激国内用棉企业的采购兴趣,进而导致美棉价格因出口不畅而持续走低。可见,外棉价格已经无法对国棉形成支撑,并反受其累。 由于农发行的贷款迟迟不能下发到位,同时籽棉与皮棉价格一起下跌,甚至现货价格跌破收购价格的现象也时有出现,因此,虽然新棉价格的下跌打消了早些时候棉企对重现去年一幕的担心,但是却仍迟迟不敢出手。一段时间以来,棉花加工企业似乎只要收购便会有被套牢的危险。与此同时,一些收购新棉的企业因为一直无法拿到贷款,已经消失了几年的“对棉农打白条”的现象又再度出现,而且数量与影响极大。 仅以新疆乌苏为例,据中国棉花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10月26日,全市已收购籽棉13.2万吨,应付金额6.6亿元,而各棉花加工厂实付5.13亿元,欠款1.47亿元,占22.3%。”这一现象立即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关注,并迅速通过发放农发行贷款兑付“白条”的方式加以解决。由此可见,政府部门还是十分重视保护棉农利益的。 随着年底的逐渐临近,市场上对棉价的利空因素几乎已经出尽。行情虽然还在底部无生气地徘徊着,但是下跌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目前,一直低迷的棉花市场似乎只在等待一个期盼已久的上涨理由。而国家对“白条”现象的关注,正好反映了对时下棉花市场的焦虑,让市场在萎靡不振之中看到了一线生机。 眼下,国内部分地区棉企对新棉的收购步伐已经开始悄悄提速,同时一些棉农也开始对2.5-2.6元/斤的价格逐渐认可,惜售心理较前期明显减弱。另一方面,一些大型棉花经营企业已经开始采购、囤积皮棉,以待后市价格走高时销售,部分纺织企业也开始筹备资金,准备动手采购皮棉。随着棉花销售的逐渐松动及各方对底部价格的确认,国内棉花价格的企稳回升,或许仅仅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一旦市场面或者政策面出现有利于市场行情的消息,上涨即可实现。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