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10月棉花市场回顾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11-3 15:36:26  

一、纽约期棉走势综述 2006年10月纽约期货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货合约月底收市价格低于上月。06年06年12月合约月底(10月31日)报收于49.28美分,较上月底(9月29日)的50.45美分跌117点,较去年同月底的51.871美分跌259点;07年3月合约月底报收于53.09美分,较上月底的53.89美分跌80点,较去年同月底的54.49美分跌140点;07年5月合约月底报收于54.43 美分,较上月底的55.20 美分跌77点,较去年同月底的55.35美分跌92点。 七个现货市场(slm 1-1/16")棉10月31日平均价格45.63美分,较上月底的45.68美分跌5点,较去年同月底的49.51美分跌388点。 此外,远东Cotlook A 指数10月31日报57.35美分,较上月底(9月29日)的57.90美分跌55点;北欧Cotlook A 指数月底报58.35美分,较上月底的58.80分跌45点。 06年10月2日-10月6日纽约期货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货合约一周收市价较上周跌100多点。最活跃的12月合约一周最高点在周一(10月2日)的50.50 美分,最低点在周五(10月6日)的49.00 美分,振荡幅度150点。中国10月黄金周放假7天。消息匮乏以及需求不振导致纽约12月期棉连续下探合约新低。 10月9日-10月13日纽约期货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货合约一周收市价较上周小幅下跌。最活跃的12月合约一周最高点在周四(10月10日)的50.00 美分,最低点在周三(10月12日)的48.07 美分,振荡幅度197点。周四,10月供需报告出台,利空色彩浓厚,但市场不跌反涨。市场人士指出,因为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了报告的利空因素。周五大多合约受出口销售周报利好影响出现回升。 10月16日-10月20日纽约期货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货合约一周收市价与上周相比仅小幅涨跌。最活跃的12月合约一周最高点在周二(10月17日)的50.29 美分,最低点在周三(10月18日)的48.03 美分,振荡幅度226点。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利空,但报告出台之后,12月合约连续四天收于阳线,成交并不活跃,滚仓行为构成本周盘面特色。市场在努力猜测中国按兵不动的原因。 10月23日-10月27日纽约期货交易所主要棉花期货合约一周收市价与上周相比仅上涨百余点。最活跃的12月合约一周最高点在周四(10月26日)的50.90 美分,最低点在周三(10月25日)的49.05 美分,振荡幅度185点。自10月12日农业部供需报告出台之后,市场心理发生变化,大部分期棉价格上扬。 10月份,中国棉花价格回落,原因是拾花季节棉花供量加大。平均价格为每吨12,706 元(1,608 美元)。9月份的平均价格为13,948 元/吨。今年中国棉花产量预期达到650万吨,较去年提高14%。从周三到周五,12月与3月之间的换月套保交易形成盘面亮点,也对市场构成支持。周四和周五,市场连续两天收市企稳50美分以上,但业内人士认为,本周市场上涨行情没有基本面背景,属于技术性驱动。 二、国内棉花市场综述与展望 10月初郑棉价格受假期国际棉价下跌的影响低开低走,郑棉指数在下探到13171点方才止跌回升。而现货市场在新棉集中大量上市和农发行收购贷款迟迟没有到位的情况下持续下跌,中国棉花价格指数由节前的13600点回落到12600点左右,籽棉收购价格也从2.6元/斤之上下跌到2.5元/斤以下。 棉花增产的压力和宏观调控抑制纺织业产能迅猛增加的因素导致新年度国内棉花供求形势出现缓和的迹象,同时中国需求减少对全球棉花价格造成压力,总体上2006/07年度棉花价格应较上年度有所降低。 目前国内新棉采摘已经逐渐进入尾声,产量大幅增加已成定局,但需求方面并不十分乐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抑制纺织业产能继续扩大,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和此起彼伏的贸易摩擦使得纺织品出口规模受限,而且国家倡导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并减少资源消耗,这样就转变此前依靠数量增长来提高收益的做法,今后对棉花的需求有望见顶回落。 国家制定棉花价格政策要兼顾农民和纺织产业的利益,同时与国际市场还要保持合理的比价关系。从上年度来看,管理层通过发放进口棉配额等手段将棉价稳定在14500元/吨上下,同时进口棉滑准税又将外棉到港价限制在13000元/吨左右,避免对国内市场造成过度冲击。本年度国内棉花预计增产10%以上,棉价适度下跌不会损害农民利益,农发行规定收购贷款限额11000元/吨左右就是既考虑棉农的接受能力也要严格控制贷款风险,所以2006/07年度国内棉价的波动区间在11000~14000元/吨的可能性很大,主要将围绕13000元/吨上下波动。 后期需要关注的题材主要是进口棉配额的发放和滑准税如何调整,在新棉收购晚期政策调控的重点将由保护农民利益向提高纺织行业竞争力倾斜,国内外棉价接轨是大势所趋。在当前现货价格已经低于滑准税到港价的情况下,调整滑准税标准的必要性大大增加了。 技术上来看,郑棉指数在下跌到前期历史低点13300点附近出现反弹,后期将受到今年长期下跌趋势线压力,若能突破该压力线则有望终结持续数月的下跌走势。如果反弹无力再次跌破前期低点的话,则将会试探郑棉期货上市以来的低点12000左右。综合基本面情况来看,后市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三、国内棉花产量预计创历史新高  9月进口棉数量减少 1、国家发改委预计今年国内棉花产量将达到630万吨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全国棉花生产形势,预计今年我国棉花单产、总产将实现全面增长,市场供需紧张的形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调查显示,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达8000万亩,比去年增加400万亩,增长5%。今年各级农业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改良棉花的生产品种上,再加上气候适宜,今年棉花长势总体较好。棉花单产比去年有所增长,预计皮棉亩产可达到78.5公斤,增长2.4%。全国棉花总产预计增长10.5%,达到630万吨,是近年来第三个连续高产年。 10月份,国内棉花进入全面收摘期,得益于秋高气爽的天气,棉花裂铃吐絮和采摘顺利进行,皮棉总产较前期预计继续小幅增加。据本网10月棉花生产调查显示,2006年我国植棉面积7890万亩,较去年增加4.0%;总产663万吨,增幅16.3%,其中新疆、山东两大主产区增幅均超过15%,河北、河南两省增幅在7-8%之间,长江流域的苏、皖、鄂三省增幅均超过20%。 2、70万吨增发配额已于国庆前发放至纺织企业 据中国棉花协会向有关部门了解,新增发的70万吨棉花进口配额已于国庆前发放至有关纺织企业。配额证有效期截至2006年12月31日,实行滑准税率。 3、2007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89.4万吨 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03年第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07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2007年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为89.4万吨,国营贸易比例33%。 4、9月我国棉花进口减半 仅有13.4万吨 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2006年9月份我国共进口棉花13.4万吨,较上个月减少15.2万吨,减幅53.14%,比去年同期减少17.91万吨,减幅57.2%,为自2005年4月以来月进口量最低。 据统计,2006年前9个月我国共进口棉花316.2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36.35万吨,增幅76%。 四、9月国内棉布、棉纱产量继续增长,进出口有增有减 1、9月份国内纱产量158.56万吨,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6年9月,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纺纱量为158.56万吨,较上月增加0.59万吨,增幅0.3%,同比增34.4万吨,增幅27.7%。 2006年1-9月我国累计纺纱量1240.8万吨,同比增加252.58万吨,增幅25.6%。2006年9月,我国共进口棉纱线7.98万吨,较上月减少0.74万吨,环比减幅8.46%,较去年同期增加1.12万吨,增幅16.4%;同月出口约5.01万吨,较上月减少0.54万吨,环比减幅9.8%,较去年同期增加0.97万吨,增幅24.01%。 据统计,2006年前9个月我国累计进口棉纱线71.52万吨,同比增加12.97万吨,增幅22.15%;累计出口43.51万吨,同比增加7.52万吨,增幅20.91%。 2、9月我国进棉布1.33亿米,较上月略有增加 2006年9月,我国共进口棉布1.33亿米,较上月增加0.14亿米,增幅约12.22%,较去年同期增加0.07亿米,增幅5.65%;同月出口5.75亿米,较上月增加0.16亿米,增幅2.91%,较去年同期增加0.75亿米,增幅15.01%。 据统计,2006年前9个月我国累计进口棉布约10.76亿米,较去年同期减少0.35亿米,减幅3.17%;累计出口45.14亿米,较去年同期增加5.23亿米,增幅13.09%。 五、9月纺织品出口增幅回落 人民币汇率再创年内新高 1、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回落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9月份,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141.88亿美元,较上个月减少10.02亿美元,减幅6.6%,较去年同期增加24.77亿美元,同比增幅21.15%。 其中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43.65亿美元,同比增加14.18%;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98.23亿美元,同比增加24.54%,增幅加快约8.6个百分点。 另据统计,2006年前9个月,我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约1055.8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5.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17%。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360亿美元,同比增18.2%;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695.88亿美元,同比增加27.6%。 国家发改委表示,前三季度,纺织出口交货值同比回落了4.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对欧盟、美国出口增长乏力,前9个月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3.4%和8.5%,增幅同比回落48和61.2个百分点。 2、广交会上中国纺织品提价5% 为消化纺织品出口退税率下调2%的影响,参加广交会的纺织企业纷纷尝试提高出口报价,不少企业将产品报价提高了5%,个别高附加值产品加价10%左右。 据纺织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交会开幕以来,很多纺织品出口企业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都能理性面对,并以此作为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契机,多数企业已经为下一步的调整进行了安排。 面对纺织品出口提价,欧美等主要市场客户反应平淡。纺织商会表示,目前基本没有发现订单转移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我纺织品服装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在交货期、产品质量等方面均有保障;二是横向比较,我国高端纺织品服装竞争力日益加强,产品价格适当提高也在情理之中。 3、中国纺织品对欧美出口通关率只有设限数量的一半 4、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创出新高 人民币30日再次刷新的对美元7.8871元汇率中间价,以1美元对人民币7.8781元的中间价,再度创出自汇改以来的新高纪录。 7.90、7.89、7.88,人民币汇率最近3个交易日连续突破了三道关口,人民币升值节奏创出了汇改以来的最快纪录。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8781元,人民币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升值90个基点,汇改以来中间价首次突破7.88,连续3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在最近3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226个基点,升值幅度达到了0.29%,创下了汇改以来短期升值幅度的最快纪录。 据悉,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日前起草了一份报告,旨在敦促美国当局推进针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人民币汇率这两个双方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上的制裁。该委员会在报告中建议,国会应当敦促布什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W TO)提交针对中国的指控,如中国对国际汇率市场进行过多干预、"汇率操纵",以及未能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等。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此次再创出新高或与此有关。 五、 棉花十月份相关权威机构报告要点回顾 1、据ICAC 最新报告,2006/07 年世界棉花产量预期 2500 万吨。中国(大陆)、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在一起预期产棉 1300 万吨,或者在历史上首次超过世界产量的一半。2006/07 年世界棉花消费量预期继续提高,但增长幅度低于前两年,为2560 万吨。中国(大陆)、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在一起可能消耗 1660 万吨棉花,或占世界棉花消费量的 65%,高于2000/01 年的50%。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棉花消费量预期稳定在 900 万吨。2006/07 年世界棉花进口预期为 920 万吨,略低于去年创下的最高记录。2006/07 年世界期末库存预期在 1160 万吨,连续第二年减少。 2、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中,美国产量上调至2066万包,高于上月的2035万包,出口下调至1600万包,低于上月的1620万包。世界产量上调至1.1619亿包,高于上月的1.1494亿包,世界用棉量下调至1.2098 亿包,低于上月的1.2224 亿包。消费量预期上调500万包,至1.21亿包。棉花消费量被上调4.4%。世界期末库存预期下调250万包,至5200万包。2006/07年外国消耗量与产量之间的缺口估计创2000万包最大记录。过去5年,这一缺口最低在500万包(2004/05),但平均在1350万包。2006/07年外国进口需求预期达到4280万包,创第二个最高记录。 中国产量被上调至2900万包,高于上月的2800万包,期末库存上调至1514 万包,高于上月的1129万包。中国用棉量下调至5000万包,低于上月的5100万包。中国进口数量1850万包,占2006/07年世界贸易的44%,与2005/06年在同一水平。 全部美国棉花供量预估为2070万包。单产预期平均在每英亩774 磅,较上年减少57磅。10月收获面积预期总计1280万英亩,较2005年减少7%。美国皮马棉产量预期在804,000包,较去年提高28%。美国单产预期在每英亩1,191 磅,较2005年提高64磅。2006/07年美国棉花出口预估在1600万包。美国出口大约占世界贸易的38%,略低于2005/06年的40%。美国棉纺厂用量预期下调至530万包。美国棉花总需求预期为2130万包,低于去年的记录。 3、总部设在英国的Cotlook 公司发布的10月棉花展望报告预测,2006-07年世界棉花产量在25,065,000 吨,较9月报告的25,099,000吨减少34,000吨。2006-07年世界棉花消费量在25,871,000吨,较上月预估的25,891,000 吨较少20,000吨。 4、据中国发改委称,2006年中国棉花产量预期达到630万吨,较2005年提高10.5%,平均单产为1,177.5 公斤/ 公顷(较2005年提高2.4%)。但由于纺织工业继续高速发展,2006-07市场年度的棉花进口预期猛增至440万吨。2005/06 年(8月-7月)总进口量已经达到420万吨,而8月的初步进口统计为289,000吨。 5、棉花展望公司周二发布的消息,中国2006-07年棉花产量预期在660万吨,高于棉花展望和主要的中国机构早前发布的预估。本月早些时候,棉花展望预估,2006-07年中国棉花产量在634万吨。同时中国棉协预估中国产量在641万吨,而发改委预估产量在650万吨。北京棉花展望预测,七个主要产棉区(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山东和新疆)的总产量为5,890,000吨,较去年官方数据提高16%。其中新疆产量229万吨,较去年提高17%。棉花展望说,产量预估上调可能导致中国进口需求减少。棉花展望预期,2006-07年中国棉花进口数量在390万吨,低于2005-06年的420万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