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桥纺织网 锦桥纺织网
资讯 要闻 视点 外贸 统计 标准 科技 市场 宁波 织里 盛泽 湖塘 钱清 供应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棉花 现货 撮合 郑棉 美棉 收储 抛储 曲线 棉花 化纤 纱线 坯布 外汇 原油 采购 坯布 纱线 面料 家纺 服装 纺机
化纤 涤纶 粘胶 聚酯 腈纶 氨纶 锦纶 计算 克重 布价 纱价 棉价 外棉价 服务 会员 广告 软件 短信 期刊 建站

我要找信息

热门关键字:

锦桥纺织网—资讯频道 >> 历史资讯

浙江纺织企业争相进军中国最大棉仓


来源:锦桥纺织网     发布时间:2006-10-16 15:19:51  

每到棉花丰收的秋季,新疆的供销社、兵团和民间炒棉客都会打一场棉花收购战。可是从去年以来,这些炒棉者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棉纺织生产企业。最近,浙江宁波、绍兴等地数家纺织企业争相在新疆开厂,把一排排机器直接建在了棉田边。 炒棉客让位于投资商 新疆是国内最大的产棉基地,棉花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1/3。据新疆温州商会估计,前些年温州人投入收购棉花的资金不少于100亿元,其中仅在新疆主产棉区阿克苏地区汇聚的温州资金就达30亿元。 可是,“拐点”在2004年下半年出现。 随着宏观调控银根收紧,温州棉商资金链也随之绷紧,在挤掉虚抬的价格泡沫后,新疆棉价“高台跳水”,从去年初的每吨18000元以上跌至11000元以下。 去年,到新疆炒棉的温商只有少数人赢了小利,多数人亏了大钱。反倒是那些在当地开设比较简单的轧花厂,将籽棉加工成成品棉再转卖到东部地区的人赚了钱。 许多企业从中得到启发,开始着手把厂开到新疆,加上当地国企比重较大,急于资源重组,而且棉纺织业目前还停留在以纺纱为主的初级阶段,除了少量的针织、坯布外,处在产业链更高端的印染、服装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从去年至今,已有五六家新疆棉纺企业来浙江招商。 产地加工获利空间大 瞅准机会的浙江企业,已经动手了。 雅戈尔集团与新疆新棉集团喀什棉纺织厂签订了8年的租赁合同,近日在新疆喀什挂牌成立了棉纺织子公司;浙江绍兴的雄峰集团投资38亿元,在新疆建设了55万锭棉纺工业园,并引进1000台先进特宽幅喷气织机;舟山的弘生集团投资11亿元,也在新疆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家纺产业基地。 绍兴一家颇具实力的纺织企业今年上马了新的生产线,他们的捷径就是在新疆棉花产地收购一家上游企业。 厂商透露,纺织产业的利润空间主要产生在两头,除上游原料是可控制的一块利润外,另一块利润空间则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棉花加工成棉纱,可增值50%至300%左右;棉纱织成坯布又可增值30%至100%左右;再印染加工制成成衣、生活家用品,还能再增值100%至300%;进入流通领域面向消费时,还有10%至50%的增值。因此,上游原料产地拉伸产业链,有很大的获利空间。 原料产地已成必争之地 作为中国最大产棉区,新疆的棉纱生产规模仅占全国的5.4%,棉纱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新疆有丰富的棉纺原料资源,浙江企业看中的是当地原料供应充足,规模成本也比较低,这为产品加工提供了很大的升值空间。这些优势足以弥补当地交通运输不便等劣势。 这样的投资模式在浙江企业中屡见不鲜,廉价的原料产地是有利的生产地,投资企业可以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在当地加工成半成品或者成品。 浙江个私企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浙江企业外迁主要是“增量”意义上的跨地区发展,不少浙江企业正是通过到原料产地去进行生产,从而积累了更雄厚的家底。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网站简介 | 锦桥动态 | 联系我们 | 用户建议 | 企业呼声 | 企业展示 | 历史资讯 |
Copyright © 1999-2013 Sino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锦桥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