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震荡行情仍将延续,短期棉价内易跌难涨
国家政策:9月25日,中国国家发展暨改革委员会发布棉花进口配额的消息, 2006/07年度中国棉花进口配额保持不变,仍为89.4万吨,大致相当于400万包,其中有30%将流入国有企业。 进口方面:近期我国棉花进口数量有所减少。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4日的一周时间内,美棉销售状况仍无明显改善。其中美棉出口装运数量仅75524包(约合1.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高达60.8%。我国棉花进口数量的减少,是造成美棉销售不畅局面的最主要原因。受此影响,美棉期价于上周创出近期新低,2006年12月合约盘中最低曾一度达到51.50美分,距50美分的价格关口仅一步之遥。 由于受到非洲棉与亚洲棉的有力竞争,目前部分美棉销售商已纷纷对市场前景表示出悲观的预期。随着现货销售受阻,越来越多的美国棉商选择将棉花以注册仓单的形式在期货市场上抛售。 国际期货市场:中国发布棉花进口配额的消息温和提振棉市,受贸易与投机客买盘推动,9月2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NYBOT)棉花期货收高,12月棉花合约收高0.89美分至每磅52.50美分。但是,交易盘中多数时间里棉花走势起伏剧烈,当贸易商买盘推高市场时,投机客随即逢高卖出。 迟缓的美棉销售进度及期货市场上过高的现货库存都对美棉期价的上行构成了极大的压制,而美棉现货价格也紧随其后一路走低。中国棉花网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22日,美国M 1-3/32级(相当于国棉328级)C/A棉在我国主要港口的平均报价为61.91美分/磅,折合人民币一般港口贸易提货价约为13100元/吨(按5%关税计算),而同一周内我国这一级别棉花的内地销售均价却在13900元/吨以上。 国内期货市场: 9月25日,郑棉期货高开,早盘受空头回补买盘推动上冲,但很快滑落,盘中低位整理,午后受空头回补拉动回升,主要合约成交量 变化不大,远期合约大量增仓。 由于内外棉现货价格仍存在相当可观的价差,一段时间内,国内纺织企业进口外棉的动力难以减弱。国棉在价格上所承受的压力也日趋增加,这一势头已经在郑棉期货市场上提前显现出来。上周,郑棉12月合约价格已下跌至13445元,且仍未有企稳迹象出现。市场上有关国棉标准级现货价格将跌至13000-13500元的预期也在不断加重。 国内现货市场:9月22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328)跌2元至13951元/吨。新棉的收购价格继续下调,目前,中国棉花收购参考价---328级内地平均收购价为2.7元/斤,折成本为13054元/吨;329级为2.73元/斤,折皮棉成本13186元/吨。 近日,现货价格跌势有所减缓,棉纺企业随用随买、节前补库的意愿并不很强,主要原因是农发行贷款下发缓慢、前期抢收的中小轧花厂销售风险加大,各地收购进度变慢,整个市场处于收不起,卖不起的局面。但是,作为市场风向标的撮合今天跌幅加大,一些棉纺企业认为三级棉价格可能会跌破13000元/吨,即使贷款到手,依然不敢轻举妄动。 后市展望: 十一长假将至,国内棉花市场现货价格整体回落整理,前期抢收加工的轧花厂风险加大,而大型棉花企业资金尚未到位,挂牌收购的很少。棉纺企业坚持随用随买,在节前补充库存的意愿并不强烈。可以说,目前棉花市场的心态并不乐观,观望情绪严重。 第一, 关注美棉动向:关注美棉期价反弹后能否继续走强,进而为国内棉价带来支撑。但是,美棉出口的低迷压制美棉走势,在未来的交易日中,50美分将是美棉期价的重要支撑价位,能否有效跌破这一价格,将决定美棉后市走势的关键所在,并将进而影响到国内棉花价格的下跌幅度。 第二, 关注内外棉价差:现在看来,市场上仍存有一些因素,对纽约棉花期货价格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首先,虽然美棉出口装运数量处于低位,但是随着棉价的不断走低,美棉签约销售量也在不断增加。其次,由于控制原料成本对我国纺织企业的意义日渐增加,在内外棉价差巨大的情况下,提高外棉的使用数量可能将成为趋势。 第三, 关注进口配额:目前美国棉产区正准备展开收割,随着美国棉花收割进入高峰,棉市未来几周承受的压力将渐趋沉重。市场拭目以待美国棉花采摘的消息,此外,市场静待美国农业部(USDA)农作物生长报告。随着2007年度进口配额的下发,06/07年度第一批进口棉花即将流入国内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棉花价格的走势。 第四, 近日,受原油价格持续回落的影响,原油后道衍生品的价格几乎全线下跌,聚酯短纤市场也在原料行情的打压下,国内涤纶短纤的两大主流市场价格连日回落,长三角地区一般涤短出厂价降至11900-12100元/吨,12000元/吨整数关口岌岌可危,山东主流市场涤短出厂价也降至12000-12100元/吨的水平。作为棉花替代产品的涤纶短纤行情的下跌将拖累棉花市场行情继续下探。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本文转自锦桥纺织网" |